在读完《女士品茶》这本书之前和之后,分别看到了两个颇有意思的事儿。
某个读书群的群主发话:请各位书友注意,《女士品茶》的副标题是——统计学如何变革了科学和生活,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品茶的书,请看清楚再约评!
另一个是读完书以后,在出版后记里看到“先加奶,还是先加茶,哪一种方式冲泡的奶茶口感更佳?”……要回答以上问题,你就必须懂统计学方面的知识。……
《女士品茶》是一本撰写统计方法变革以及发展的书,更偏向于历史。封面上写着“科学松鼠会推荐统计学领域入门必读书”,在我看来,科学松鼠会对于统计学的入门门槛似乎略高了。虽然作者在后记里写到“我并不是要写一部全面的统计方法发展史。本书的目标群体是几乎没有经历过数学培训的读者。”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统计学知识,要想通读这本书是需要相当的耐心的。所以作者花费了相当大的心血,为了吸引读者,做了两个重要的安排:
一是作者大致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讲述统计学发展的历程,这与普通读者阅读历史书籍的理解模式基本一致。任何一本科学发展,都是新理论的发现不断更新与迭代过去的理论。统计学也一样,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阅读会发现,后文会多次出现引用前文的内容,后来的统计学家也多半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探寻得到统计学的新内涵。
二是作者为了照顾阅读体验,在每章开始挂上一个吸引人的标题,然后介绍这个篇章里的主人公遇到或者解决了一个什么现实问题,统计学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云云。如同书中提到的,许多统计学家对于发展到后来越来越脱离现实的某些数学领域持有一定的批判态度,统计学就是务实的、贴近生活的,是在生产、医疗、环保、农业等方面实实在在去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对于背景的介绍和生动举例能厘清统计学发展的原因,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也是作者把这本书定位在统计学入门读物的原因之一吧。
作为一个对于统计学略懂一二的入门者,在读这本书时,很遗憾没能看到一些简要的数学推理证明或者表达式。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无外乎上文提到的照顾初学者的阅读体验,以及全书的篇幅问题,字典一样的入门读物通常不会太受欢迎。但这本《女士品茶》着实带来了一些收获:
一是补充了许多学到过的统计学知识背景,诸如t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置信区间等在解题和实验时经常运用,现在更明白了它们从哪来,加深了对这些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是得以窥探各个时代诸位统计学大家的风采,虽然他们也有派别之分、各执一词,但对于科学的奉献精神令人赞叹。
三是书的最后附有大事列表,是日后反查和搜索更多详细资料的绝佳索引。
最后,回到一开始的那两个事儿:
1.这本书真的和教你如何品茶没有半毛钱关系;
2.这本书不是通过统计学得出哪种煮茶方式更好喝,而是书中的一个实验引发的对于统计学中概率的思考:一位女士号称能品尝出一杯茶到底是先加茶还是先加了奶,具有科学精神的统计学家们不以为然,但是凭借科学实验精神设计了测试方式,真的冲泡了N杯让这位女士一一品尝。这位女士是真的能分辨出来?还是靠猜?多少的正确率才能确认这位女士真正有能力分辨一杯茶的冲泡顺序?想知道答案的话,看看《女士品茶》就明白了。
至于哪杯好喝,又有哪个统计学家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