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大概最不喜欢的就是写作吧,没有阅读量,没有生活阅历,更没有优美的词语,干巴巴的,只为了完成任务。今天,却很想来说说它的乐趣。
读小学三年级时,舅舅从外地上学回来,给我和姐姐送了精美的日记本,告诉我们写日记的好处,反正是收下了,写也写了点,但并没有坚持下来。
妈妈说,她从记事起,就开始每天记录生活,尽管一天可能只有一句话,尽管错别字一大串,但几十年记录下来,厚厚的一叠。看到妈妈字迹的朋友,都不相信她初中的学校只是去过而以,这些都是宝贵财富。
毕业工作后,我似乎也变了个人,因为向往上海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远离了父母,没有依靠;身边没有同学与朋友,一切靠自己;除了工作,我开始享受独处的宁静,开始写起日记,回忆过往,用笔一字一字表达出来。
机缘在2017年的7月份,因为共频的美珍分享,她的分享正是自己的需要,直接加入007社区写作团队,每年的7月是我的幸运月,大概也因为数字的缘故,007写作团,7天一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喜欢了那句口号,并没有感觉7年很长。但因故写了2年时,我给自己请了个长假,但坚信7年肯定是要写满的。2022新年伊始,从原113班切换到263班,写作战友从8700位上升到20000人,我对写作也重新定义了。
在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有这么一段:写文章没有什么道理,拿到纸笔先不要当作自己写文章,想到就写。完稿以后,放下笔,自己再看,对与不对再作修正。就像房屋中的家具一样,椅子放得不对,把它搬一搬,桌子的位置不好,搬一搬,几次一搬就对头了。于是,我就大胆的写,写得优美不优美,写得有没有深度都无妨,因为是写给自己看。毫无保留,写了就分享,写得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没想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与鼓励,动力也会更足些。
对于写作,开始有乐趣了,或许我在拖着地,来个灵感,我会放下去写;或许今天的事情很美好,记录下来;或许是一节读书会的总结与反思,都可以写下来。我写得内容不成体系,想到哪写到哪,但写着写着,也有几个大模块了,比如:家是道场、生命成长、亲子成长、公益在行。
夜深,人静时最适合在电脑前,敲着键盘。甚至有点不习惯拿一支笔一个本写了,似乎键盘会给到些些灵感。我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想到了,最好能够及时坐下来,开始写,如果拖时间长了,想好的片段、词语很难找回来,干脆就跳过这个主题不写了,不给自己压力。以前7天一篇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想到就写,随时储备些内容,随时调出来,也是个放下的过程,放下了,慢慢享受!正如昨日写作的《家是道场 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昨晚从深夜到零晨写的一文,今早被凌波老师、慧真老师和朋友们喜欢,心里很美,写作就是这样简单,不想太想,说写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