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习时间管理后,我不仅养成早起、运动的习惯,而且渐渐地喜欢上了阅读。在上学期间,我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就算有也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时不时会拿出书来翻阅,增长自己的新认知。今早起来,摸起床头的书籍《加速》,浏览了起来。
我主要分享三点新认知:1.沟通的前提是学会说话的技巧;2.跨越心理障碍,别把“别把不同”理解为“不一致”;3.情商修炼需要换位思考和积极表扬。
1.沟通的前提是要学会说话的技巧。我自己是一个表达能力不太好的人。举一个例子,我工作上遇到关于一个申请进度款的麻烦,我因为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没能把握说话的关键——信息、逻辑和包装,导致对方听不懂我要表达什么意思、遇到什么困难,更别提怎么帮我想办法了。所以,在沟通的前提是要清晰地传递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有两个技巧值得拥有:
(1)事先准备要说的内容。说话前先思考自己想要传递什么信息、表达什么意思,再用逻辑把这些意思串起来。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怎么打动别人?这的确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2)营造安全感。交谈时需要安全感,千万不要入侵对方的私人领域(年龄、婚否等),否则会让人提高警惕,致使谈话尴尬局面、终止对话。
2.跨越心理障碍,别把“不同”理解为“不一致”。在平时与人交往中,我们都习惯划分界限,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就是同道中人,而行为举止特殊的大多被称为“异类”。我们往往对异类会充满攻击性。其实这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有三点可以让我们做到“求同存异”:
(1)不要总想着在一场讨论中获胜。我们讨厌被高谈阔论,说这个怎么能这样,那个怎么能那样。在别人想提建议时加上一句“不好意思,这是我的主场,您等下再来。想想当时的场景,是不是想泼他脸。很显然,我们不会喜欢与之交往。讨论的目的在于我们基于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获得彼此的理解。
(2)避免人生攻击。当我们沟通的时候要专注当下,就事论事,不扯远了,也别害怕自己丢了面子就硬要找回场子。
(3)面对不同的观点,要学会宽容。如何宽容?第一步是有一方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第二步是倾听者重述他的观点,但不做任何评价,这不仅是对他人的重视,也是对内容的重视;第三步是确认,确保自己的理解和对方想要表达的是一致的。这三步特别适用于领导向下属布置任务,作为员工的我,最怕理解不到领导的意思,不清楚领导要的结果,导致没法高质量完成任务。的确,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别人这并不是有效的沟通。
3.情商修炼需要换位思考和积极表扬。如何在沟通中实现说服、赢得好感?
(1)换位思考。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问题之前,就先不表达。不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觉得我们不够重视这次谈话,也不想和我们浪费时间。(2)积极表扬。有三个场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
无论何种沟通,重视人的感受,我们在沟通交往的过程中自然会细腻。我们一起实践起来,收获更好的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