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写作习得第203篇–宗教和模式之争》,从宏观层面解释模式带来的利弊,今天则尝试从微观层面,讨论模式对生活的影响。
昨天参加公司的培训,讲师面对我们坐在椅子上讲课,讲话过程中,翘起二郎腿。坐在对面的我,心里马上产生反感情绪,觉得讲师不够优雅。因为中午刚写完模式之争,很快反思自己的情绪,是不是也陷入到模式争夺的漩涡中。我反问自己一个问题:“两个月前,在不跷二郎腿习惯养成之前,看到这个场景,我会产生反感情绪吗?”,答案非常肯定:不会!显然,大脑进入新习惯的一致性保护,不仅反对自身与新习惯不一致的行为,还要对他人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抵触情绪,进而看低他人,抬高自己。
她的演讲过程有那么多行为,我唯独盯着她的二郎腿看,产生的负面情绪,显然影响了我对她的整体评价。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调整思路,把注意力从二郎腿移开,找寻她吸引我的地方。很快,她脸上始终洋溢的笑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感叹,说话过程能保持始终如一的笑容,真是不容易的事情。尽管作为HR的她,笑容可能经过刻意训练,但不管怎样,充满笑容的讲话,肯定不会让人讨厌。前后对比,我的注意力经过小小转换,我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就发生翻转,头一次体会到关注点对谈话的作用。
我向来不是一个好的沟通者,在谈话中,喜欢扮演强势角色,想尽办法说服对方接受我的观点。当发现自己的论据不充分,知识不渊博时,暗下决心博览群书,相信总有一天,我能用知识和经验说服更多人。然而,我忘记两点,一是谈话本身就是学习过程,学习对方的优点,获得对方的资源,还有对方的好感和支持;二是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不同,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观点,除非内部自发改变,外力很难改变一个人,即使一个小小的观念。
另外,我逐渐接受一个现实:世上并没有普世的真理,只有相对的道理。没有两个人会走出完全相同的生活路径,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由此产生的感受和经验都与众不同,任何揣度他人想法,试图代人决策的行为,都是轻率、不负责任,甚至是残忍的。在遇到孰是孰非的讨论时,也许我会换个角度考虑,是不是他有一段与我不同的生活经历,以致无法理解我的想法,他什么样的经历会导致观念的不同?于是,我开始对他的经历产生兴趣,而忘记争论观点的是非。
也许观念转变后,不再纠缠所谓的真理,而是对生活的多样性产生兴趣,在谈话中,更愿意问对方为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话题因此走向开放,而不是封闭。不少谈话类的技巧书,教你怎么面带微笑,教你怎么夸奖对方,教你怎么忍受对方的缺点,教你获得对方的好感。也许这类技巧能够习得,但只是“术”,没有“道”支撑的术,只流于表面,早晚都会暴露你的真实想法,所以,“术”背后的“道”更重要,要从发自内心对谈话的对方产生兴趣。也许,这里的“道”,是接受不同,喜欢不同,承认“存在即合理”。
当我当成好习惯时,要提醒自己,不要用好习惯要求别人,更不能贬低他人,每个人的路都很精彩;当我获得知识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总想着炫耀知识,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我获得财富时,要提醒自己,不要瞧不起比我穷的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乐趣;当我成年时,不要瞧不起父母的迂腐和顽固,我到那时好不到哪去;当我衰老时,不要斥责孩子们的鲁莽冲动,那本是年轻的一部分;当我崇尚无神的科学教时,不要排斥有神的宗教,对他们来说,那也许是更快更好的慰藉;当我越来越理性时,不要笑话经常因为感性犯错的人们,他们的感性一定带来过被我忽视而有益的体验。
总之,生活的选择,本无对错,势比人强,不要妄加评判!
模式的探索继续,但模式的倾轧,到此结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