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不分家,说完了读,接下来就谈谈写作。
人总是会成长的。每个阶段的阅历不同,认知程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未必相同。
就像过来人常说我:你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没有定性,当时觉得这是忠言逆耳,三十而立,应该有比较成熟的价值体系,无可厚非。但放在学习上,或者写作上,这句话反倒是一句极大的肯定,我一直在变,其实是一直在摸索的路上,在通往更优化成熟的写作之路上。相较于那些已经思维定势或者套路满满的“作家”,我还在爬山,他们却在原地踏步。
写作之路
谈起写作,又打开了记忆的门。
写作的起源在于作文,从小学到初中,从记叙文到议论文,应试教育的烙印一直都在。那时的写作终极目的是高分,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能力平平水平有限,却也在各种考试中顺风顺水得心应手,记得高考作文中的那些《赤兔之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有甲骨文那些,打死也是不敢想的,当然也没那个水平。
如果说作文一直很好,有没有窍门,我感觉写情书,确实是一个捷径,一个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初中时“染指”,高中时巅峰,每日一篇,对于写作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其次就是日记。初中高中时盛行,甚至到了大学还写了好久的日记,那一本本早已无迹可寻的青春过往都成了写作路上的积累和铺垫。
之前的写作都是有一搭没一搭,想写就写,想停就停,也曾梦想能成为作家,但被惰性给搅扰,摆脱不了“自然规律”,结果就是毫无所成。
读写相长,互为依托
言归正传说写作,没有读书为前提的写作都是耍流氓,倒不是说没有特例,没有输入怎能有输出?不加油怎么让车跑路?
读写相长,读为写之基础,写为读之方向。通过读,了解了写作手法,学以致用,用在写作上,或模仿或演绎,糅合消化,内化为己用,写完之后,两相比较,与所模仿文章之优劣,哪里有板有眼,哪里有待加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行成自己的套路和写作特点,当然还要顺应时代潮流,不然写的再好,哪来观众?
日更,老生常谈话写作
直到有一天加入了训练营,才发现闭门造车和老师指路的天壤之别,这时写作有了激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时接触了日更,一个锻炼文笔的好方法,这里的文笔不是文采飞扬,技巧高超,而且庖丁解牛,唯手熟尔,写的多了,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和熟悉度渐涨,很少再遇到卡壳的情况。
其次,写的多了,对于素材的敏感度增加,不会遇到没啥可写的情况,日有所思,笔下成文,或许日更的源动力就在这里。
不可否认,还有一个就是虚荣。写的多了,多少还是有些进步,写了想让人看,想被认可,通过日更积累粉丝,点赞量,着实经历了那么一段“虚荣岁月”。然而,那些又有何用,对于写作,有什么质的提高?
文渊初探,写作新起点
直到最近,进入文渊初探以后,才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对写作进行了专项训练,这里对老师的谢意暂且不表。
从作业的设置来看,读写结合。读完一篇文章,一个写作小练习,或者是模仿,如《无羊》的白描技巧,或者是缩写,如鲁迅的《奔月》缩写,或者是续写,如续写《红楼梦》的作业,或者是续写,如,或者是改写,如《三国演义》里的蒋干盗书改写,或者是心理描写,如林冲欲打高衙内,起初被这些题目搞的云里雾里,不明就里,三个月下来,隐约有了一点头绪和脉络,所有的指向都是为了写作,写小说,所有的这些训练都是一些基础,一些铺垫。
最近读的《经史百家杂钞》,加上之前的《史记》,《诗经》,对于写人,写景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如何写人
说到写人:无出于司马迁之右者。司马大叔对于人物的刻画淋漓尽致,三言两语,人物丰满至极,这个功夫值得毕生学习。
一,平铺直叙。
大体介绍生平,每篇列传都是从“者也”开始,介绍生平,引入人物。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职位,引入与之相应的事件。作为开篇。
二,事例开道。通过事例让读者抓住特点,包括性格特点,相貌特点等等,特别是性格特点,通过事例让读者对人物有个宏观的认识,是大方还是小气,是君子还是小人,如《张耳陈余列传》里刘邦对张敖的态度,“赵王朝夕袒韛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可以看出刘邦的目中无人,以及张敖的谦恭有礼。
三,侧面烘托。通过别人之口,述说人物性格,比如《游侠列传》中的郭解,籍少公为了断绝口供保全郭解而自杀,门客因为听了儒生说郭解坏话怒而杀之,这些侧面的例子都让郭解的形象和影响力跃然纸上,比空口夸赞形象有力,更入人心。
四,事例不在多,而在精,有的放矢。写人不用罗列太多,徒费笔墨,反显累赘。司马大叔写《田单列传》,通过写田单政治嗅觉敏锐使反间计,这是写智,再者智用火牛计,大败燕军,此为勇。田单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形象栩栩如生。
五,只负责叙述,无须做太多论断。让事例说话,让语言发光。虽然很多墓志铭最后都有对个人评价的结语,史记里每篇篇末也有对人物的评价,这是基于文体需要,但行文中极少出现主观陈述性的论断。
如何写景
通过近段时间读《经史百家杂钞》,看唐宋八大家写景散文,无非是寓情于景,再者为借景说理。
寓情于景,包括两种,一种是抒发郁郁不得志之感,报效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如《小石城山记》《醉翁亭记》等。再一种多为通过景物寄托自己的出世之意,比如《桃花源记》《超然台记》《钴鉧潭记》《武昌九曲亭记》等等。
至于写作手法,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结合自己的掌握总结如下:
一,入题开门见山,比如《小石城山记》,《石渠记》《岘山亭记》,写地理位置,形态样貌,开张名义。
二,借事入题。比如《序棋》《序饮》《丰乐亭记》,通过一些事件开题,逐步引入正题。
三,正反对比,《齐州二堂记》,通过古籍注释引出观点,反复论证,通过论证得出结论。
四,旁征博引,从文献或者典故入手,比如《游褒禅山记》,借水经注和某人之判定来论证,反驳,把景色描写穿插其中。《齐州二堂记》中也有很多典故和引用。
第五,找相似点,通过景物和道理的相似点赞看似写景,实则论事。如《序棋》
第六,有点及面,托物言志。如《慈溪县学记》,通过写慈溪县治学之成功,期冀朝廷有所作为,看似弘扬,实则忧虑成功不能推广,不可复制。《广德军重修鼓角楼》中最后阐明主旨: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
第六,结尾一般点名写作目的。如《襄州宜城县长渠记》结尾:夫宜知其山川与民之利害者,皆为州者之任,故予不得不书以告后之人,而又使之知夫作之所以始也。诸如此类。
以上既为近日读《杂钞》所得,不甚系统,因各有特点,总结起来颇感费力,仅止于此,后续继续总结。
谈写作小结
写作过程中,一定不要造作,要自然,浑然天成,说理要有逻辑,不能牵强附会,就像打比方,要打的合理贴切才能说服读者,铿锵有力,否则只能欲盖弥彰,贻笑大方。
三个月来,虽读了不少名篇佳作,理论知识也稍显丰富,然而当真正运用起来,总感觉不那么对味,究其原因,一个是操练太少,对于一些技巧不熟练,还没能完全内化,再者就是积累太少,胸无点墨,没有博古通今博览群书,怎能如古之辩士一般旁征博引,举例贴切,逻辑合理,亦不能如唐宋大大家那样援引充分,上到诗经水经注,下到诸子百家,信手拈来。
所幸,加入文渊初探,得蒙先生“导游”指引,能够找准经典,读经典,学会方法,不敷衍,打磨写作,为时未晚。
入渊虽短感悟颇深,在文学的道路上,在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已经昂然上路,过去匮乏也好,底蕴深厚也罢,都在这里重新来过,在新长征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印象中上学时也没如此用功过,对学问从没如此渴求,读书从来没有如此急切。或许这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吧,或许这也是先生的高明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