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兽性

在《三体》里,对“失去了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给出了釜底抽薪般的答案:失去人性,失去了人类的文明;失去了兽性,人性不仅毫无意义,连同生命本身也会随时失去。

人性是个从古至今,争论不休、无法定论的话题。属于特有的、拥有思想的一切“人类创造”,如人性的善与恶、自私与无私、爱与恨、美好与丑恶……。兽性则简单表露出竞争与反抗,适应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对比那些被人为训化的动物,已失去了兽性,表现为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奴性。奇怪的是,人类在训化动物的同时,无形中也在训化自己的兽性。

训化人类兽性的是道德。人类的头顶上始终罩着道德的天花板,如孙悟空的紧箍咒一般——从小到大,始终在我们的脑海盘悬。

道德同法律,都是方便人类发展,也始终落后于人类进化的产物。由人修改,由人制定,也制约着人本身。

吊诡的是,制約人类兽性的道德、法律等条条框框,也在持续地——被兽性冲撞,被兽性改变。

假如,把人理解为居住于动物躯体里的灵魂。那么,兽性是突破边界、自我实现的工具;道德与法律是为遵从自然界的共生原则,而自我约束的工具;即便身体的欲望、情绪、思想,莫不是察己体人的工具……。

人性,又是什么呢?生而为人,却不自知,不免悲哀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