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周六,参加《MT模型思维》学院线上刻意讨论,和阿宗,阿武讨论主题为“第一性原理”。这次阿宗主持,准备非常充分,我们“践行队”状态越来越好,不经意间就聊了2个多小时。阿宗总是很有趣,深刻,形象,尤其所举例子总是有故事,有画面感,带入感;阿武总是很犀利,角度独特,观点新颖,有批判精神,综合知识丰富。我也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梳理,聊起来特别投缘。
这次线上刻意讨论,分为三个环节:每人综述,聚焦问题,思维拓展。几个环节下来,对第一性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多了一些更具体的应用,这比读文章,看视频等方式要高效得多。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学习的最快方式是交流,尤其是有质量的交流。
讨论完,记了五页笔记,收获很多,挑三个印象最为深刻的做个记录。
1.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循环图
2.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3.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应用
第一性原理,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原本用于科学和哲学领域,属于硬科学领域的公理定理,是指一门学科最底层的根基,不能被推翻,不能被省略。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比如牛顿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类似的底层结论,大量存在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第一性原理为奇点,通过演绎法,发展出一门系统的学科。自从马斯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很好的把握了第一性原理,之后,这个思维便风靡于商业圈,社会科学等软科学领域,一直延续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使用第一性原理。
1.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循环图
这个图,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各个场景。
①结果导向性思维
没有目标,无法应用第一性原理,也无法规划路径。有句话“如果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这充分说明目标的意义。确立目标,是结果导向性思维。
比如,教育孩子,首先得设定目标:独立人格,三观端正,自律,自我驱动,强烈的企图心和好奇心创造力,高认知。
②逆向思维
根据目标,逆向思考,倒推奇点,推到一件事情的本质。
还是以教育孩子为例,如何达到上述目标呢?独立人格,表现为清醒认识自己,自信但不自负。第一性原理就是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自我驱动,第一性原理就是动机理论,让孩子由他控慢慢内化为自控,把要做的事变为有趣的事,从而自律。强烈的企图心好奇心创造力,第一性原理就是永远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正视孩子的“破坏行为”,“破坏”背后就是创新,这种好奇心背后就是企图心和创造力。比如,我给孩子买了个塑料充气的气球锤子,大人的眼里叫他锤子,如果可爱点说,叫小锤子。但我们家QQ不这样认为,她自己给取了个名字,叫“嘣嘣”,因为她用小锤子敲出来的声音“蹦蹦蹦……”,然后就一直叫“嘣嘣”,我觉得这个名字生动形象,着实比“锤子”这个名字好太多,实在是佩服女儿的创造力。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孩子天生具备好奇心,创造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小心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力。高认知,第一性原理还是好奇心和元认知。
教育形式上有很多,但第一性原理却就那么几条,找到遵循,并以此为奇点,会更符合规律。
③归纳思维
第一性原理的奇点,也就是根基哪里得来,其实是归纳思维得来,只是足够简单,简单到为一种常识。比如,人都会死,这就是第一性原理。人都会死就来自于归纳思维,归纳无数的人都死了。而且不能证伪,找不到没死的人。比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也是归纳思维,你可以在两点之间画无数条线,最好归纳比较,线段最短。所以,第一性原理的奇点是归纳思维得到的。
④演绎思维
什么叫演绎思维,常见三段论,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例子:
人都会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根据第一性原理找到奇点,然后根据演绎法,从起点推向终点,从出发点推向目标,这样可以衍生具体的行为措施和系统理论。
比如孩子教育,第一性原理,我们找到元认知,保护孩子好奇心,孩子自控为主。以此为奇点,演绎推理,你就会教孩子反思,教孩子认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无论任何事情任何时候,永远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慢慢放手,从我们辅助控制孩子的行为培养成孩子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由他控内化到自控。这只是抽象概括,其演绎推理的细节会更加复杂。
第一性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大致可遵循这样的循环图,可套用于任何你希望思考的事情上。先用结果导向性思维,确定目标;逆向思维,倒推第一性原理;归纳思维,总结奇点;演绎思维,推理过程。
2.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生活大多数思维都属于此两类,归纳思维尤其常见,节省脑力;演绎思维,大多需要刻意练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理论的沉淀。
归纳思维,在生活中体现为经验和印象。比如,很多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你看邻居家芳芳一回家就写作业,你一回家就玩手机”,这句话就是看到芳芳写了几次作业,看到自家孩子玩了几次手机,然后潜意识归纳出来的结论。
再比如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就是由经验得到的归纳思维。普通老人言,一般都是一辈子的经验总结,大多是自己一生中经历的事归纳出来的结论。有道理,也有局限性。
演绎思维,大多是有一个起点,有一个大前提,大前提对,小前提对,结论就对。比如,邻居家芳芳成绩拔尖这件事,演绎推理。大前提:智商高,学习方法对,学习态度好,学习认真努力。小前提:芳芳智商高,学习方法对,学习态度好,学习认真努力。结论:芳芳成绩拔尖。
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可以同时分析一件事情。还是邻居家芳芳成绩拔尖这件事,还可以用归纳法去推理。演绎法已经说清楚了,不重复。归纳法:你看芳芳上课认真,勤学好问,回家主动完成作业,平时看起来机灵聪明,你看芳芳学习成绩好。
再举一个归纳法和演绎法同时推理的例子:
比如,一个船长在大海上行船,看到一座冰山。
归纳法:前几次行船看到冰川,都发现冰川下有更大冰川,很多船都因为冰川沉默,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冰川沉没,A船因为冰川沉没,B船因为冰川沉没,C船因为冰川沉没……所以非常危险,必须小心驾驶,远离此区域。这是根据过往经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
演绎法:根据物理学浮力理论F浮=G排=pv,海上悬着这么大的冰川,根据浮力原理,这海下面必然有一个足够大体积的冰川产生的浮力,所以非常危险,必须小心驾驶,原理此区域。可见,演绎法,是根据正确的原理,推导而出结论。
所以,归纳法和演绎法,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但归纳法有可能狭隘,甚至错误。但演绎法,只要大前提和小前提都对,结论一定正确,还可能推出更多的纬度。
第一性原理本质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综合使用。
3.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先讲个小故事,小王上山砍树。遇到一棵红木,一棵笔直的松树,一棵普通的树,决定砍那一棵呢?小王刚开始准备砍树生火,决定砍普通的树就可以了;突然发现红木砍了可以卖很多钱,于是决定看红木;发现红木太小,不值多少钱,又发现笔直的松树可以盖自家的牛棚,于是决定砍松树;突然发现松树中空的,砍了也没用,又决定还是看杂树烧火;不太甘心,觉得可以找找看,附近有没有别的红木,兴许有大一点的;四处找找,又发现一棵花梨木,准备砍,想着花梨木砍了不值钱,还是不要砍了。折腾了半天,家里妈妈打电话说家里来客人了,让赶紧回家,于是什么树都没砍,赶紧回家。
小王砍树的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小王砍树目标是盲目的,砍树过程中,目标是易变的。
其实,生活中,我们找工作,创业何尝不像小王砍树一样。不停的换着树种,可能最后却草草回家,什么树也没砍。
第一性原理的基础,就是目标明确。如果要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又原理,目标必须明确。可能有不同层面的目标,但大目标必须明确。只有这样,你才能运用第一性原理,逆向思维,找到你实现目标的奇点,并以此为基础演绎推理,指导行动,从而实现目标。
这一次刻意讨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收获,但不能一一阐述。但总的感觉,与同频的人交流,收获远远大于个人看书学习。无论是线下的面对面,还是网络的线对线。形式上可以千差万别,本质上都是脑连接。这个过程,会打乱教科书式的说教,对内容重组,对知识深化,用案例充实生动。
这个周六晚上,继续“批判性思维”刻意讨论,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