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一个乡俗,十里一个地方。汉民族人过春节除了共性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这些“个性”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我工作的地方是昌吉州东端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从小在木垒县城向南七八公里,叫平顶山河坝沿南湾地方长大。这里的春节文化其实就是汉族和哈族的融和,尤其是饮食方面,有比较突出的特点。过了腊八节后,办年货之风即骤然刮起并且越刮越猛,越吹越力。年货之首是买吃的,吃的又是“肉”字当先。一般家庭都要购买六、七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各类肉食,如羊肉、马肉、驴肉、牛肉、鸡鸭鱼肉,还有狗肉以及野味。而这些肉类中又以马肉和羊肉数量最多。因为这里过年的大餐及来人待客都是以“手抓肉”为主食的。“手抓肉”就是哈萨克民族接待客人的必备食物。这里初夕之夜的“年夜饭”是一锅手抓肉,吃年夜饭叫做“装仓”,俗说这一顿年夜饭吃好吃饱了,全年好运,全年不会挨饿。并且说年夜饭要撑着吃,无论老幼撑不坏肚子。手抓肉之外也做些菜,一是数量少,二是以家人爱吃为益,但取“吉祥”和“年年有魚(裕)”之意,鸡魚是必做的。
大年三十家家都要贴春联,春联一贴,过年的气氛一下子浓了起来,耐不往性子的孩子们早己开始放炮竹,院子内外“炮声”大作,此起彼伏。年三十的中餐一般是臊子面,疙瘩鸡(一种野鸡)肉滾臊子汤,加手擀臊子面子,汤鮮、肉嫩、面滑溜,一口气吃上几碗,真是美不可言。然而,臊子面家家都有,用鸽大鸡做汤的就不是谁家都能办到的了!吃完中午饭后一是要和面做馅,准备晚上包餃子,其次就是煮肉,准备年夜饭一手抓肉。三十晚上那顿手抓肉,家境无论贫福,这顿肉是必备的,因为这顿饭举足轻重,她蕴含着新一年的福气。
阴阳一理,己故的先人也要过年,除夕晚上,要全家出动,带上酒肉、美味佳肴、纸钱香火、以及给先人制做衣帽鞋袜等,去为先人烧纸。烧纸时大人的态度都很严肃庄重,态度很虔诚的。除夕烧纸是不上坟的,只在通向先人墓地的路边用中指画一个圈,把纸线和祭品摆在里面,恭敬地跪下来,点燃烧纸,火焰猎猎,烧纸者呼唤着对先人的称谓,请逝者前来收钱。往往有孫子辈的因年幼无知,在后面相互挑逗嬉闹,而被大人严厉制止。祭奠自家先人的同时,主持烧纸的长者会拿了烧纸面向四周将烧纸之燃,嘴里念叨着:没儿没女的,车辗马踏的……给你们烧些钱纸,好好的去过年。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有扶危济困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也体现在对亡灵的对待上,真令人赞叹!大户人家有专门供奉先人的房间(祠堂),里面布置得庄严肃穆,供桌上依次供奉着己故先人的牌位,香炉,除夕晚上要供奉祖先的“祠堂”里摆上供品,点燃蜡炷,敬香叩首,以祝福祖先过年。这些礼仪都做完后,全家大小人一起动手,开始包餃子,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令人陶醉,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当地习俗,过年要包一些饺馅里面夹了硬币的饺子,以在大年初一“检验”新的一年,每个人的运气,吃到硬币越多的人,运气越好,吃不到的,运气就一般了,实际上这不过是个游戏,是运来增加节日气氛、逗人开心的,和运气全然无关。包完饺子吃年夜饭的时间就到了。现在,人们都选择在北京时间八点钟吃年夜饭,此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演了,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边,朝着电视机的一旁留下一个缺口,品尝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吃着鮮美的“手抓羊肉”,看着电视屏幕上精彩的文艺节目,那种享受真是无与伦比的。晚辈们一一给父母、爷爷奶奶敬酒拜年,晚辈们也频频举杯,觥筹交错,互相祝福,迎接新年。到午夜十二点钟北京大召市的新年钟声敲响时,媒体拜年开始,先前是坐机电话,后来是手机拜年,再后来是短信拜年,现在越加方便了,用微信拜年,省了好多事,一个群里一条信息或事先制做好的短片拜年,既万事大吉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余兴末尽,春节联欢晚会在“难忘今宵”的歌曲中结束了。接下来是孩子们最为青睐和期盼的活动,那就是末成年儿孫给父母爷爷奶奶叩首拜年,赢得压岁钱。大户人家的孩子今夜会钱包满满,“一夜暴福”的。接下来可以说是自由活动时间了。有人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贪杯的,还在歺桌上,喧着喝着,不过己有些醉意了。有的约了几个去打麻将……总之,没有人去睡觉,都在以不同方式“守夜”,据说谁守夜时间长,谁的福报就大,因而有些人会昼夜不眠,直守到大年初一的。
大年初一的鞭炮声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情是早早起来放鞭炮,起得越早越好,暗暗争抢着,看谁家的鞭炮首先炸响。然后就是打扫室内卫生,但是忌把垃圾倒出去,以免伤了财气。过去讲究家人都要穿新衣服,梳冼打扮自不用说,而后就是吃早饭。大年初一的早餐很简单,就是吃饺子,最有意思的是大人小孩都期盼着,谋划着,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吃到的兴髙彩烈,没有吃到决不善罢干休,继续吃,直止吃撑为止。
大年初一的主要任务是拜年。依亲戚的尊长老幼,邻居不分远近亲疏,一家不落,依次拜年。我们小时候所在的村子不大,总共一二十户人家,初一早晨吃过饺子,穿上新衣服,领受了父母交给的拜年任务,既出门去拜年,起初是兄妹几个,走着走着,拜年的队伍不断相遇、汇合,越来越“壮大”,越来越热闹。初一的拜年一般不在人家吃饭,程序是,每到一家先进人家供奉先人的房子,上香、化纸、叩首,然后拿了香案上主人预备好的炮竹到院子里燃放,继之,被主人让进房间,家家都窗明几净,年画四壁,窗花映照,蓬壁生辉,紫气萦绕,温馨和谐。进屋后先给家里的长者叩首拜年,小孩子们可以得到些许压岁钱,也可以得到一撮糖果,然后向家里所有的人一一祝福拜年。主人家的方桌上,早就摆放好了待客的食品糖果、烟茶,热情的主人招乎客人喝茶、寒喧,并向拜年的孩子和年轻人带去对家里父母长辈的问候,并发出口头邀请。……初一拜年,赶上饭点,也有主人家留客人吃饭的,但是“个案”不是常规。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拜岳父母,这是约定俗成的“铁律”,所有人家无不如此。这是继除夕之夜团圆饭之后的又一台重头大戏。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女儿女婿,孙儿孙女,欢聚一堂,孙辈们领受着亲情的宠爱,老人们乐此不疲,洋溢在天伦之乐的氛围中,妻哥妻嫂,姐夫小舅子、七姑八姨,享受着一年来难得整齐的相聚,温馨热闹,惬意开心,不言而喻。
青草跘驴蹄,拜年还不迟。时至初四、初五,拜年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这时的主要内容是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乡亲邻里,相互邀请,设宴聚首,交杯换盏,共度佳节,这项“仪程”会延续到正月十五,才渐渐落幕。
但心理上的拜年和口头上的新年问候一直会延续到“青草跘驴蹄”的。
汉族人过年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吃腊八稠,祭祖、祭灶、扫房、贴春联、过年期间不许讲不吉利的话,不许逗嘴、吵架骂人,更不许打人。年三十开始,给耕畜加料等等、等等。这些规矩,这些活动,涵概了博大精深的的中华文化。她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对人文环境的重视,对自然环境的的热爱与亲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租先的缅怀,对父母的感恩,兄弟的相悌,邻里的和睦,扶弱济贪,相互提携,以及对美好的憧憬,对未来的期冀与祝福……春联不仅是贴在家门上,还要贴在圈棚上,“人勤牛马壮”,“槽头兴旺”、“六畜兴旺”,贴在水井的本橹架上,贴在炕洞门上、贴在仓子壁上……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年俗文化积淀深厚,虽各地有别,但大同小异,这些年俗文化无不潜移默化地铸造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蕴育着伟大的中华文明。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过年的形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这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但使人叹息的是,如今,传统的年俗文化几乎被人们忘记了许多,丢掉了许多,人们的普遍感觉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除了旅游、吃喝好象别无其他了,人们茶余饭后,聚首聊天,大都谈的是房子、车子、票子,其余则无话可谈了,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人们过年的另一个极端是只在网上交流,其余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我们的第三代对传统的年俗文化一无所知,随之而来的是人际关系淡漠了,民风日下了,公民的道德素质滑坡了……造成这种情形的诸多原因中,是否与淡化了传统的年俗文化有关呢?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