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这句话出自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十七岁时,第一次读到这句话。
在我读到这句话并在嘴边儿轻声重复了一遍后,内心竟然有怅然许久的动容。后来那种感觉终于在我成长的各个阶段中不断被印证。
那是难忘到令人黯然失色的夏天,老友赠我一本《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夹放在蓝色的被子里,以防宿管老师发现。
那本书搁置很久,因为彼时的我囿于成绩的挫败,正焦头烂额地准备分班考试。尽管我知道,我很可能被分配到学校里档次最差的班级中,尖子班遥遥无望。可我不甘心中考的辉煌在短暂的夏季便这样消失匿迹,我真渴望昔日的光环能安然无恙地悬挂在头顶之上。
我不喜欢重点高中的讲课方式,不喜欢冰冷麻木的蓝色桌子和千篇一律的黄色校服,也不喜欢只肯埋头刷题的同桌,不喜欢吵闹的舍友,更对那个每天传给我纸条的、性格外向的女孩儿没有丝毫的好感。于是整日恍惚度日。失却的是年少珍有的倾诉,未曾得到的是沉溺中一双能够及时救赎予我的臂膀。
于是,在努力与妥协之后,一个无法沉然入睡的中午,我心猿意马地翻开老友赠我的书。便在扉页读到我铭记至今的句子“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
未曾想到,短短的十几个印刷铅色字能突然在我身上迸发出如此难以承接的回响。
那是我自十七岁以来自我最入迷的一次阅读。我仿佛预见郁郁不得志、并有勇气不断逃离的十禾,仿佛只身前往铃溪只为一幕花戏,仿佛与故友走散在时光的罅隙中。
决别,眼泪,高考,死亡……那些生切又真实的声音在我脑海翻腾成海。内心的动荡早已瞬间熄灭。
于是,我迷上了阅读,也迷上了一手收集黄昏,一手写下肆意而苦达的七堇年。
2
距离那样的年纪,已经五年了。
这五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不知道又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在我人生不尽如意,非要咬牙坚持才能苟且的阶段,我常像醉汉饮酒那般阅读它,感受它,融入它。现在的我能够背诵其中大段大段的描写,就像能够轻易地说出你的名字,生日日期,星座,小爱好……
它所带来的感动,远超过一本书所能容纳的厚度。
因了书里描绘的璀璨又凄凉的人生,因了它所提及的“怀念与憧憬”。
常常怀念那个遇到任何困苦都不愿妥协、暗自努力与隐忍的少年,以及在那段极短暂的时月中你与我共同走过的路,说过的许多废话,以及分别时足够我享用一生的诺言。
也不断憧憬在某一天能够真实而平静地说给身边的某一个人这二十多年光阴叠落的形状,并源源不断写下我内心不曾停止的人生故事与不断奔现的明眸。
3
很多事情都是从我们的青春碾压过之后,经过无数日夜的淬炼后,我们才能比较冷醒地看清,当年的深刻竟然像如今现实割破肌肤时带来的疼痛一般令人惊诧。
虽然无法悉数捞起旧日,以及它所包含的感动、怀念、憧憬甚至是遗憾,我如今只甘愿放弃一些从来不曾得到的、那些只存在于幻想中的东西。
比如,我以为能够用夸张的温润的颜色来涂抹身后接踵而至的生活。
比如,我以为能够在陌生的城市收获旧日唱片里那般优雅沉稳的生活,或者是樽前杯后都能够分享的伙伴。
比如,我以为能够得到允许,飞去地球的另一端,认认真真地浪费两三年,切肤享受诗酒年华与快意人生。
比如,我以为能够填补遗憾与误解,换一个别人眼里看起来冷静的自我。
比如,我以为能够背上行囊流落远方,流离人世,收集夕阳。
比如,我以为能够战胜非难,于执着中奋不顾身地与她人相爱。
……
4
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再次翻开《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知道,于我而言,它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沉默不语却最了解我的朋友。更是一部承载我成长过程中所有曲曲折折大大小小悲喜的纪实电影。
在那些白纸黑字上印刷的深刻描写中,总能找到苍乱生活里的一支歌。从十七岁唱到二十一岁。
那么——
在那些无人倾诉也无法倾诉的某个年月,在那些注定平凡注定孤独的某个雨夜,就像这样,就像以前那样,就像许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那样——继续走,往人生深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