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曲有句歌词: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记得网传曾经小女孩在地上画个妈妈,然后躺在“妈妈”怀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最近,据报一位11岁的小学生(姑且叫小黄吧)留下遗书从居住的楼上一跃而下:
2月27日,这天是五年级下学期开学报到的日子,小学生小黄结束了近一个月的寒假,他把作业塞进书包,检查了红领巾,理了理口罩,7点40分左右,他和奶奶道别后出门。若是从四楼走下,再步行不足一公里,他就可以到达学校。
但这次他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没有人知道做出这个决定花了他多久的时间,他来到了五楼楼顶,一跃而下。这个时候,还没到8点。
九天后,因创伤性脑疝过于严重,医院宣告了不治。当地警方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并在其房间内发现一封坠楼前夜写好的遗书,落款是:“无药可救”的孩子。
通过遗书还可以看出他的懂事来,“感谢你们的陪伴”,“好好对待剩下的孩子们”,自认为自己“无药可救”走上了不归路。
小黄身形瘦弱,脸盘窄小,舒展的额头下有一双细细的眼睛,一笑就眯成了一条缝。3岁时,他的父母离婚了。5年前,他和奶奶开始租住在江西省新余市一栋旧居民楼,在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里一起生活的,还有5岁的妹妹和16岁的姐姐。
小黄的父母在打工时认识,婚后父亲父亲继续外出谋生,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后来由于两人长期分居缺乏共同语言,离婚,两个孩子归父亲,后由奶奶照顾,父亲再婚,又有一女。
父亲长期在外,和小黄没有多少交流,认为“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是他能向孩子表达爱最主要的方式”。因为家乡教育条件差而专门在城里为孩子找租房找学校。
在奶奶的印象中,小黄是个胆小的孩子,出门怕小狗,怕小虫子,也怕黑夜,晚上不敢一个人买东西,还要姐姐陪着去。
奶奶要照顾三个孩子,精力所限,彼此间交流甚少,用其姐姐的话说,就是"自己和父亲、奶奶之间“不是很亲”,“我也不想和他们说话,有事的时候才会讲话,学校那点破事或没钱花的时候……我不知道表达对家里的情感。”
据黄爸回忆的和小黄的生活点滴:想不明白:“出事的为什么往往都是懂事的孩子?”——买东西剩的钱,他会交给奶奶;和亲戚会主动打招呼;姐姐不洗碗,他主动去洗;拖地、洗澡,他都会听话地完成;妹妹曾弄坏过他的玩具,在他的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但他也没有流露出责怪的意思,只是笑着说:“等她长大了就不会再捣乱了”;有时候,妈妈打电话,他还会主动叮嘱妈妈:“妈妈你保重身体。”
对父母离婚的事,小黄也看起来早已心如明镜。离婚后,黄爸曾对儿子坦承:“妈妈嫁人了。”他记得儿子回答:“嫁人就嫁人了,我不是还有你吗?
刚离家前两年,妈妈问过儿子很多遍:“你想我们吗?”黄浩轩总说:“想啊。”“恨妈妈吗?”“不恨。”
还说,“长大了养我们。”那时候他八九岁。
如此种种,一个几岁的孩子是不是懂事的有点吓人?
而实际内心呢?
黄爸不知道,儿子对未来的想象,并不是“搬砖”。
小曾和姐姐说,长大后想开赛车,还想养只狗,“也能保护他,也能一起出去玩”。
他也不是没有向家人表露过心事。
姐姐记得,妈妈2017年离家时,弟弟哭过,“他就说他们俩干嘛要搞成这样,干嘛要走……”
妈妈和他的最后一次见面在2019年。当晚12点,她乘火车赶到新余,推开房门时,小黄依旧没睡。在等她。那晚,他睡觉也要搂着妈妈,高兴得睡不着。
那次与母亲相聚的三天里,母子一起逛超市、买衣服、吃好吃的,还买了玩具枪。会挑便宜的东西买,“贵的一律不要。”临走前,他告诉妈妈,自己放学的时候,希望她还在。他希望妈妈能多待几天。
小黄把心事大多隐藏在作文里,在《写给爸爸的信》中写道:“亲爱的爸爸,您的身体还好吗?……您回家的时间很少,希望您可以回家的时间多一点,不要老在外面工作,注意身体健康。”作文中,黄浩轩还回忆了四年级暑假和父亲去游乐场玩乐的场景:“那是我最难忘的时候……我坐海盗船的时候,很害怕自己飞出去,因为我很轻,所以每次坐海盗船的时候,我都要用腿顶着前面的椅子,可这次我没有,因为您用手抓住我,让我感到很安全。”
作文里,除了提及最多的父亲,黄浩轩还曾写过妈妈,只不过,他所提到的是后妈。吴妈说,后来一起居住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会喊黄浩轩洗脸刷牙,生活上的一些小事,会习惯性地多说几遍
黄浩轩在作文中回忆说:“那时的我一点也不珍惜爱,直到我遇见了她(吴X),我的妈妈。”
“在这一刻,我感受到她对我的爱,因为从来没有人关心过我,直(只)有她在关心着我。”
还有一篇作文里推荐了一本书——《爱的教育》,书籍描写了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身边发生的各种感人故事,包括社会、父母和朋友等几个方面,而在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中,关于“爱”的情感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作文里说,这本书曾教会他很多道理,“一个人要有道德、亲情、友情。”而每当自己津津有味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会忍不住的(地)流了出来,滴在书面上。”
他推荐的理由也很简单:“具有真实情节……仿佛我就置身于这个故事中。”
在老师眼里,他“有点自卑”。有一次,他因琐事和一个同学起了冲突,对方站在他面前骂他,只是坐在座位上,没有还击。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被欺负后沉默。妈妈记得,他一年级时,告诉她自己在学校被人弄痛了,那次妈妈提出一起去找那个同学,要跟对方家长理论,经过同学家门口时,“算了算了,妈妈,算了算了算了”,能感觉儿子很害怕。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都敏感,也善于隐藏自己,害怕失去,所以顺应别人,甚至屈从别人,察言观色,在别人看来是懂事乖巧,善解人意。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而这些乖巧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他们才最需要关怀和爱,他们也最缺失这些。
别问为什么,我也有感同身受,那份无助只有自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