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服的生活

昨天在辅导员办公室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某辅导员:你现在大二处于一个重要阶段,学习得跟上啊。

某学生:我觉得学习没什么意思。

某辅导员:那你觉得什么有意思?

某学生:我也不知道,就觉得每天就应该做点自己喜欢的,打打游戏啊睡睡觉什么的。

……

辅导员还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和学生讲道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脑子里只有这一句话。

其实很少对别人的选择或者生活做出评价,每个人的人生只有ta自己可以为其负责。

也许,那个学生从小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使其有了这种放荡不羁的处事态度,又或是他只是青春期的叛逆?不想多做倾述,不了解其背后的人生和之前的情节,无从发言。

班上有个同学,挺乖巧的一个姑凉,也是一种比较无所谓的态度,课程不求高分能过就万岁,同组做作业从来不会主动出谋划策,仿佛天生就是配角一样的存在,姑且称她为小X。

大四实习期,我在滴滴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有时会在QQ空间里记录下。某日小X找我聊天,说觉得自己实习很没有意思。

小X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小公司的实习,整日做些杂事,既常规又琐碎。想向我讨教下怎么样才能在实习中保持积极的状态。

我心里知道,我实习的快乐用与工作的高压换来的,她看到的不过是华丽的外衣,外衣下是她不能承受的重。

将我实习的整体情况展现给小X后,她安心地待在了原公司。

再后来,小X在学校所在的城市(三线)找了个工作,因为小X也不是当地人,副院长(我和小X的论文指导老师)很不赞成小X的这一抉择。

"公司小,岗位差,工资低,真不知道小X图什么",副院长一开始这么说,但在后来了解到小X的整体情况后,"行吧,自己觉得舒服就行,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

在除了小X在外的所有人,没人觉得这是一个"好工作",可最后的结局是小X也觉得接受。

在大二大三时,总会劝诫学弟学妹多多参加学生工作,积极参与学术科研,好好学习,好像只有这样的一种状态才是大学该有的样子,才是"正确的"。所以对于整日无所事事,打打游戏,逛逛街消磨日子的同学,心里总是不屑的。

后来才慢慢明白,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和节奏,平平谈谈也好,充实忙碌也好,都是自己的选择,只要想好了最后的结果确定是可以承受的,他人没有多言的资格。

《北京女子图鉴》的最后,陈可和李晓芸互相接受了对方的放荡不羁爱自由和平平淡淡才是真,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各自过着自己最舒服的日子,期许着自己最舒服的模样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言:抽象工厂只是工厂模式的进一步应用,相信下面的手机生产商例子,可以让大家对比上一篇文章工厂模式,有一个很快速很...
    androidjp阅读 2,828评论 0 2
  • 中午没有睡着,以致于下午昏昏沉沉,像被窗外浓浓的湿气给包围了,身体很沉重、很疲倦。如是不是现在还可以写写字,真不知...
    gracelakehui阅读 1,644评论 0 1
  • 如果没有开始的勇气, 何来疯狂的过程, 又怎知终点的模样? 就这样不要犹豫。我们的努力不...
    恬雨心阅读 2,507评论 4 7
  • “我叫夏凉我有一个青梅竹马他叫林冬暖。”夏凉的自我介绍。夏凉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这样和别人介绍自己,这是林冬暖要求...
    伊二宝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