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九十一回以奇幻情节为载体,蕴含深刻的现实隐喻与哲理思考,以下从内容主旨、经典诗句及章节原文节选三方面展开介绍:
内容主旨:本回回目为 “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陷困”,核心围绕 “真假善恶的较量” 与 “欲望的警示” 展开。唐僧师徒途经天竺外郡金平府,恰逢元宵佳节,慈云寺僧人挽留众人观赏金灯桥上的三盏金灯。此灯以珍贵的酥合香油为燃料,传每年元宵有 “佛爷” 现身享供,实则是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辟暑、辟尘三位犀牛精伪装佛身,骗取香油。唐僧因执意跪拜 “佛爷” 被妖怪掳走,孙悟空追至妖洞与三妖激战,因妖怪号令群妖围攻而暂时撤退,最终与八戒、沙僧决定趁夜再去营救师父。
从深层寓意来看,本回有多重主旨:
揭露伪善本质:犀牛精借 “佛爷” 之名行贪婪之实,象征现实中借宗教或权威谋取私利的伪善者,讽刺了盲目崇拜与信仰异化现象。金平府百姓倾尽财力供奉 “佛爷”,却不知滋养的是妖魔,暗讽明代社会宗教活动中的奢靡与愚昧。
警示欲望危害:三妖因贪图酥合香油长期作恶,最终引火烧身,警示世人需抵制物质诱惑,避免因贪欲陷入绝境。
体现修行考验:取经团队在接近灵山时遭遇此劫,象征修行之路需辨明真伪、坚守正道,方能克服心魔与外界诱惑。
经典诗句:
开篇哲理诗:
修性还宜修命坚,双修性命乃登仙。自然脱得凡身窍,愿满功成上九天。
乐极生悲定数常,灾从天降莫荒唐。可怜造化循环转,偶尔遭擒假佛场。
元宵夜景诗: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战斗场景诗:钺斧钢刀扢挞藤,猴王一棒敢来迎。辟寒辟暑辟尘怪,认得齐天大圣名。棒起致令神鬼怕,斧来刀砍乱飞腾。好一个混元有法真空像!抵住三妖假佛形。
章节原文节选
以下为古诗文网收录的第九十一回部分原文:
话表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但见那里边:珍楼壮丽,宝座峥嵘。佛阁高云外,僧房静月中。丹霞缥缈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真净土,假龙宫,大雄殿上紫云笼。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炉中香火时时爇,台上灯花夜夜荧。
三藏圆了扫塔之愿。那塔上层层有佛,处处开窗,边扫边赏,扫到塔顶已到掌灯时分。众僧请唐僧到城中看金灯,师徒随着,到了城中一看,真是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
少时,风中果现出三位佛身来享灯供,慌的唐僧跑上桥顶,倒身下拜。行者急忙扯起,告诉师父不是佛,是妖邪。说不了,风声过处,灯油被收走,唐僧也不见了。八戒、沙僧急忙寻找,行者说是妖精假以佛身,受此灯供,偷走香油,还掳走师父。
行者喝退四功曹,转过山崖,见涧边石崖下有座石屋,正是青龙山玄英洞。行者谨慎,叫喊着要求送师父出来!三个老妖听报,才命小妖将唐僧带过来,问出唐僧和三个徒弟的来历后,让将唐僧锁在后面,点了一群山牛精、水牛精、黄牛精,打着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 三面大旗出来…… 孙行者一条棒与那三个妖魔斗经百五十合,天色将晚,胜负未分。行者回来与师弟合计,决定趁月夜再去救师父。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中仍然可以看到悟空师徒四众,在艰难跋涉至佛国境界后的情景。
然后这一回开篇除了以上的情节之外,还有让人瞠目的是通过小民之口告诉唐僧的。听说是东方大唐国乃上邦天朝大国,更是在天竺国内被誉为想要投胎转世的人间乐土,却不曾想唐僧四众还要到这里来求经。
这里暗含了吴承恩先生对唐僧这一来的讽刺。是啊,既然唐朝就是当时最安乐之地,那么取经又何需要万里迢迢呢?
而一旦进入玉华城,更是通过描写,其实感受到,吴承恩先生的描写更像是中原之地,可以想见,吴先生也没有去过印度,所以外国之景象则全只能用中华之貌而窥想之……
在玉华城也正好马上就是元宵佳节,就有元宵灯会,而这个灯会的规模之宏大,也是惊人的,可见古人对元宵节的重视,更让我们一睹宋代辛弃疾那首《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场景不虚!
但是,更为离谱的是,这里祭祀神祈的方式是买灯油,而且供养佛主的灯油还都是上等的酥合香油为燃料。其贵重更是需要巨费。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中,通过金平府慈云寺僧人的口述,从单价、总量成本、民生负担三个维度详细描写了酥合香油的高昂价格,具体原文如下:
1. 单价:远超白银本身价值
“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
古代度量衡中 “一斤为十六两”,以此换算,酥合香油的价值是同等重量白银的两倍,其单价之高已脱离普通商品范畴,近乎稀有珍宝。
2. 总量成本:三夜耗费数万两白银
“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余两,只点得三夜。”
仅元宵三夜的灯油开销便达五万余两白银,这一数额在明代堪称巨额 —— 据史料推算,当时中等农户一年的生活费仅需十余两,五万两白银足以支撑数千户家庭全年的生计,直观体现了酥合香油的奢侈程度。
3. 民生负担:倒逼 “灯油大户” 承重负
“我这府后有一县,名唤旻天县,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的各项差徭犹可,惟有此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
为供应酥合香油,地方官府专门设立 “灯油大户” 制度,每户每年需为此耗费二百多两银子。对普通家庭而言,这一负担远超常规徭役,成为沉重的民生压力,从侧面印证了酥合香油的价格之高已到 “劳民伤财” 的地步。
这些描写不仅交代了物品的珍贵性,更通过 “百姓承重负供妖邪” 的设定,暗含对盲目崇拜与权力剥削的讽刺,为后续犀牛精的败露埋下伏笔。
以上对酥合香油的价格的侧面描写,以及对于宗教是魔还是佛的盲目崇拜,还有唐僧更是看到佛光而来就离开悟空老远去顶礼膜拜更是一种不问是非的讽刺!之前在白骨精、金角银角、红孩儿以及黄毛怪、奎木狼等处受到的灾谴难道全不记得了么?
其实吴承恩先生或许是借唐僧的这一举动,反讽的就是当时明朝的不问是否、黑白颠倒的一群人吧……
——力 2025年9月28日 乙巳年八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