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无意中看到梁宁老师的一篇被整理出来的一篇演讲稿《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我很喜欢这话,是因为最近这半年来,我一直格外用心地关注自己,在面对外界的任何事物,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句话比王阳明先生说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说得更加直白易懂,直逼人心,且分量与之一样。这就是真正地了解自我后,应有的风采吧?
梁宁老师,被很多大佬在产品界被称为“神”一般的存在。且不说她各方面能力如何出众,单凭这一句:“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天份所在。”我就很佩服她在自我认知与洞察人性方面的造诣之高。
曾经在无戒老师的文章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她说:“真正的厉害,从来都不需要被证明。”经过人生巅峰与人生低谷后的她,反而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来内观自己。
我与她虽然从未见过面,因为参加了她的90天写作训练营而微信结缘,但微信上我们之间的谈话,也只有寥寥数语而已。然而,我感觉就好像我们认识了挺久似的,她一直在内观自我,活出自我的路上,引领着我前进,前进,再前进。
是的,自己回想起来,这半年自己一直都很努力的用言语,和行动,去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整天活跃在各大社群里面,也整很多的事出来……现在,一个人,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其实自己在大家眼里不过也是一个小丑罢了。不管,自己曾经经过多大的努力与奋斗,才取得的一些小成绩,这都只是暂时的,因为一直欣赏自己的人很少,很少,而鄙视却永远存在,包括自己。
这么想来,我又何必在乎别人是如何看的呢?而且我也真做不到,让大部分的人都喜欢我。我只能更加珍惜那些认同自己的,支持自己的那些朋友。因为他们,我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身的恐惧的边界,自己也能够“破天荒”地化痛苦为自身能量,为自己曾经带给自己一时愉悦的事,而忘我地投入与奋斗,这是一件人生非常有意义的事。
记得,我从17年毕业后,我几乎没有真正地投过几回简历去找工作。因为我在大学三年一直都在保险公司做业务,然而,我当时除了会做保险外,我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于是,在社会上很多企业来我们学校招聘的时候,在自己空闲的时间,我饶有兴趣地走向自己喜欢的几个公司的招聘摊位。我立定身子,仔细一看,销售主管等职位的岗位要求,我竟发现自己不能够符合他们的岗位工作要求。其实,当时是自己心里害怕自己不能够胜任这一份职位,就算自己应聘上了。
后来,我因为其他事情,陷入了非常痛苦的边缘,可谓到达了人生的最低谷。那时候,我甚至认为:“自己除了会吃饭之外,什么事都不会做,做不好了。”而,自己也因此退出了保险行业,也不再找新的工作。
我整整休整了一年多,经过一年的努力调整与学习,还有身边出现的那些支持和鼓励我的亲人,朋友们,自己才真正地站起来,再次出来工作。其实,他们才是我突破自身恐惧与不自信的边界的力量源泉。
而现在呢?我发现自己才是自己突破自身恐惧或者不自信的力量源泉。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要从我接手管理读书群那会说起,在一年前,很巧合遇到了倒逼自我成长的吉米。经过戈壁下来后,我们的链接更加频繁了。慢慢的,我受他影响被他拉进他的读书群。继而,他私下来问我说:“要不你来管理读书群,包括财务,还有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
我当时,内心还在纠结要不要花500块加入这个组织呢?而且每个工作日不写东西,就要被罚100元红包,自己不能抢。尽管自己特别犹豫与不自信,不敢下决定,但是经过他的诱惑,我还是下了决定,来进行每天的输出。当时,群里只有五个人。
一开始,自己坚持得特别痛苦,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每次都是卡点,逼着写出200字的。无奈之下,自己就看起了书。我就变看一章,边写读后感,一开始有很多内容都是直接摘抄的。就这样自己慢慢地入境了,不知不觉俩本书就被自己给“写”完了。
这时,我已经写了快四个多月了。当自己回过头来看,自己竟喜欢上了输出这个事。而输入只是一个自己为了能够更好地输出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动作而已。就这样子,慢慢地,我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它也成了我众多爱好中的一个。
曾经听过一句话:“功夫在哪,结果就在哪。”而我却认为这功夫与结果的背后,就看自己对这事带给自己的愉悦与痛苦程度。对于一个敢于挑战自我,不甘平庸的我来说,这个事越带给自己的痛苦程度越大,哪怕最后自己失败了。但是,只要自己能够在这痛苦中获得哪怕一丁点的成长,自己也非常开心。然后,自己在心里暗暗道:如果还有下一次这种机会,我一定会来,并且挑战成功。
是的,我是一个已经被点燃的战士。在自己喜欢的人与事面前,我不怕自己能力不够而被自己曾经一度相信的人质疑,从而备受痛苦,就像前俩天遇到的事那样。别人认为自己不行,我改变不了;而自己认为自己能够做成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足够了!
无常的生活,带给我的是多面的经历,而炼就的是我不变的追逐:追求成长,活出真正的自我。
佛有千面,何况人呢?那么,在这千面的生活中,你可曾留意过那些面,在你身上是从来不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