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在广场玩,一个孩子摔倒了,看起来只有一岁五六个月的样子,步履蹒跚,应该是刚学会走路没多久。一位老人赶紧跑过来说“咋又摔倒了,对你说多少次了要慢点走慢点走,看衣服弄脏了吧。”另一位旁边的老人看不下去了,说“人家摔倒就够疼的了你还吵他,小孩子摔倒多正常呀扶起来就好了,他也不是故意摔倒的。”
两三岁的孩子走路还会经常摔倒,何况一个刚学步的孩子。三岁之前我家孩子不知摔了多少次,每次都是笑着在前面鼓励他,让他自己站起来。摔的疼的时候大哭不已,偶尔会抱他起来。
但是在孩子犯错时我觉得我做的还有欠缺,以前一个人带孩子时因为很累,她犯错的时候就会大怒而吵她,甚至还会动手。有两次甚至想给她扔了。她在家也不开心,我觉得我应该改变了,不然孩子和我都会忧郁的。
后来去了幼儿园,老师很会夸赞小朋友,我家妞妞早早的会吃饭会穿衣穿鞋,不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老师自然很喜欢她,接她放学的时候听到的都是赞赏的话语。孩子和我听了这些都很开心。
一天不见彼此了,放学以后的时光我们格外珍惜,我也学会了称赞,总是能从她的身上找到细到不能再细的小优点。比如她要画一个圆,哪怕是一小段画的好我都会表扬她。
当然小孩子谁都免不了犯错的时候,哥哥有时不和她商量拿了她的东西,她看见了就会毫不犹豫的抢回来,拽哥哥的头发,挖脸。看到这样的场面真让人揪心,我想找到一个好方法停止这样的战斗!
在批评哥哥的同时我会这样对她说“你试着对哥哥这样说,‘哥哥你不经我的允许拿我的东西不对,请把它还回来’”。
多次纠正以后看到的大多是这样的场景:哥哥说“妹妹,我能玩你的这个东西吗”,妹妹说“好的哥哥,你玩吧。”其乐融融,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