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死之后或许就是重生之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来讲一个真实的经历。

2010年6月,对一批人来讲是终身铭记的一个月,因为这批人会在这个被命名为“黑色六月”的时刻,走入决定命运的考场,经历人生的第一次大洗牌,那两天的时间全国都会在“高考”这两个字下,带着丝丝的紧张,

一个姑娘就是其中的一员,拿着那张准考证小心翼翼,用双臂护着防止拥挤的考生群碰着它,哪怕是弯了一个小角,也会担心是否会失效,丧失宝贵的考试机会,

她是有微笑的,也是想要看起来轻松的,但是心里的鼓从进考场门的那刻起就不自觉的敲了起来,毕竟这场考试可以决定接下来的人生,是对高中三年的检验,是对父母老师的交代,

她也是有着自信的,平时的成绩虽然不是最好,但考上一个本科应该希望很大,应该可以开始享受憧憬的大学时光了。

七月,黑暗之后考生迎来了光明,录取通知书带着希望飞向一家家,连带着一声声的道喜弥漫了空气,

这个姑娘家可是还继续着黑暗,甚至比六月的黑暗更黑,她没有录取通知书,没有人道喜,只有旁人的询问和父母代为回应的“考试失利了,没有考上”,

那几天的日子,她体会到了一种感觉,觉得世界在向她远去,一个个的人和事物都在远去,有同学,有朋友,有父母,有亲戚,有邻居,有小巷子里每天看见的买饼子的夫妻,有校门口开文具店的大叔,有门房里登记进出的大爷,曾经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都在远去,

这个远去有点冷冰冰,没有招手,没有微笑,只有背影,

那个感觉多年之后她才想到一个词能够表达出来,应该就是“心死”。

因为有着梦想,因为有着憧憬,所以现实的打击也会变得更加巨大,而心的承受能力却变得不堪一击。

这两天考研成绩公布,在相关的考研微博和论坛上一片讨论声,有高分的难掩激动之情,有中等的表达忐忑之意,但其中看着最让人压抑和感到心疼的,是那些努力了却依旧分数较低的人,还有二战三战却还是遗憾败北的人,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能够感受到不甘和伤心,能够窥望见心死的状态。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孩童时代的无知抛去,学生时代的求知抛去,更加能够体会到心死这样一种感觉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在十八九以后的年纪,或者考学,或者爱情,或者工作,或者钱财,当你急需在某一方面获得成效的时候,现实的残酷就会让你体验一把心死的感觉。

心死之下,我们必定堕落,心是什么,是根,根死了,根上之物又怎么能够苟活,除了残存的还能呼吸这样的基本本能,剩下的都如同处于了失重的状态,那是一种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未来是迷茫的,当下是迷茫的,让吃饭就吃饭,饭是什么味道,不知道;让说话就说话,说的是什么,不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时,已经没有了概念,白天和黑夜没有了概念,浑浑噩噩,终日沉沦。

先前听一位老师说过,心死其实可以换个角度看,在完全的将它抨击的一无是处时,是不是能够想到触底反弹,能不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其实是将心死的过程看成了一段心的历练,沉下心来,反而更能够体会到生命不可承受的轻或重。

心死带来的是种坦然,在我们拼尽全力去追求一件事情的时候,结果有时候往往会不尽如人意,或者差距很大,或者擦肩而过,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带来的都是失望,甚至是心死,那么这件事情还能够继续下去吗,没有人能给你肯定的答案,因为无论别人如何开导,身为当事人的我们,在心死状态下依旧很难再重新出发,

但当这种心死带给我们一种坦然之后,对于所奋力追求的那件事情就不会再有偏执,虽然还是怀着执念,面对结果的时候已经风淡云轻,或是成功,或是依旧失败,只当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只当是不后悔对它的付出,

这时候可能就会发现,结果反而会变得好了,就好像放弃刻意的寻找,丢失的东西不经意间就在某个角落出现了,就好像无心插柳柳成荫,别有一番风情了。

心死带来的是种重生,人生一世,能够让自己惊心动魄的事情没有几件,能够让自己心死的事情也没有几件,每一个十年,都是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心死的经历也正是让台阶上的更快些,体验过痛苦才会感恩幸福,总觉得生命不够珍惜,那么重生几次也必然会感受到活着的乐趣。

所以正在心死的人,怕什么呢,世间浑浑噩噩,熙熙攘攘,难得有个时刻能够把心埋葬,说不定下一刻,就会重新长出一个新的红彤彤、活力满满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