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好的告别
作者:【美国】阿图·葛文德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时长:7.5小时
推荐指数:四星
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至亲离开。但是从小就会做噩梦,梦到亲人离世,然后在睡梦里哭醒,在黑夜中默默擦干眼泪,茫然无措,渐渐缓过来,庆幸只是一个梦。
第一次亲历死亡,是我的外婆。一个慈祥的老人,当通过电话知道这一消息,开始赶回家的时候,一路上脑子里都是空白,忽然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现在能冷静的回忆她生前的种种,她的离开十分的意外,但又好像在意料之中,正如作者说的,老人经常摔倒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外婆会频繁摔倒,爬楼梯会气喘吁吁,虽然每天都会吃药,身边的人会格外在意她的动向,可是终于有一天她再也没有醒来。
生病的日子,所有人都会提醒她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吃,而她好像也因为生病改变了自己以往的口味,忽然很喜欢吃曾经完全厌恶的东西,于是,生病的她被严格限制了各种食物,直到她忽然离世后,我们会后悔曾经对她的种种限制。
那时候的我们自私的想要她健康饮食、想要她健康活着,我们出于善意的保护,而实际上,好好生活,能享受当下似乎对她来说更重要。
母亲的姐姐,我的姨母,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看去世前的她真的会害怕,形容枯槁,全身皮包骨,脆弱单薄得好像风一吹就会摔倒,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会很难过。在她生病之后,做过大手术、数次放疗、化疗、每天吃药,弥留之际,大脑有意识、四肢无法动弹,不能说话,靠米汤生存了十几天,为了能延缓死亡的来临,做了太多的努力,她自己也很痛苦,而我们看着也觉得辛酸和不忍,但还是会带她一次次去医院、依靠各种仪器、化学药物、物理治疗延续生命,我们没有想过生命的质量,但是直到最后一刻,我们都毫无理智地期待会有奇迹,也许她就会是那个医学奇迹呢,熬过所有这些,她就会慢慢好起来。
看了这本书,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狭隘,可即便知道作者提出的善终服务对于行之将木的人是很好的选择,感性的我还是会倾向于继续治疗,做最后的挽留。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作为一个理性人,看电视剧、社会新闻里类似的事情,我们常常能理性分析利弊,然后做出选择,虽然会令当事人无比痛苦和难过,但对于病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解脱。当躺在那的是至亲时,面对生命的离去,本能想到的、想做的是挽留,内心期待多挽留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甚至一秒,也许她就战胜了病魔呢。努力医治是我们一直想要的,放弃治疗是理智的选择,对病人来说也更加体面和有尊严。
到底怎样算最好的告别?躺在icu病房、喉头插着呼吸器、血液里流着化学药物、肉里还有新的缝线,一次次抢救、做检查、吃各种药、输液,每天关注各种数据的情况,还是内心平静,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坦然接受死亡的来临,尽情享受最后的时光。这是个很难作出决定的选择,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那些勇敢选择放弃治疗、割舍求生本能、好好告别的人是勇敢的,但那些奋力抗争,努力活下去的人何尝不也是勇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