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具究竟是干什么的?以前我看到的最多的,是对其逻辑性的赞誉,你会听到许多蒙氏老师一本正经的对你说: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用来学数学、特好。
为什么它好?蒙氏工作到底给孩子带来些什么呢?恐怕只有亲身在蒙氏课堂上观察和体验
了,才有更多的感受。
首先当然是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家打着蒙氏旗号的机构都在强调这点,这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点。比如学数不是死记硬背,是数和量的配对,学计算不是死记硬背,是通过实物理解计算的逻辑关系,等等。就不多说了。
然后呢?
我还在蒙氏教室工作时,有一天我们几位老师在讨论感官教具和数学教具哪个更重要。我突然有了新的发现。如果说,蒙氏教具是为了学数学,那为什么还要有感官教具?感官教具真的只是开发开发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吗?
我把感官区架子上的东西,和老师们分享的、国际蒙特梭利培训的笔记,浏览了很多遍,再联系数学教具时发现,感官教具真的并不简单。在笔记上,蒙氏的工作是从感官教具开始的。纵观整个感官教具,工作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配对(纽扣配对、音筒、嗅觉筒、触觉板等)、分类(珠子分类等)、排序(长棒、圆柱体插座棕色梯、粉红塔等)、分开和组合(三角形盒、六边形盒、长方型盒等)。而感官区的高级教具——比如二项式、三项式等——则开始偏重于前面各种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
请仔细看看这些工作方法吧!即使到了我们这把年纪,从感官收集来的信息,仍然是在用这些基本方法去处理。比如,我们通过书啊网络啊,接触到铺天盖地的关于怎么带孩子的信息。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把这些信息根据某种特征(比如地域性、门派等)归类,根据某种标准(比如权威性、可操作性、自己和家人的认可程度等)排序,然后在实施中根据需要去组合。
再举个例子,说配对的方法,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我们是怎么去配对的。比如我买了一对非常漂亮的耳环,可不幸丢了一个,我想再配一个一样的。我拿着耳环去首饰店,店家给出一大堆小格子,里面各式各样的耳环。我会先通过视觉筛选出几种跟我的耳环特别类似的。然后,我会拿着我的耳环一个个去比对,观察细节,直到配到最相似的为止。蒙氏教具中,配对工作的演示,正是完整呈现了这个过程:视觉筛选,逐一比对,完成配对。
色板第一盒,认识红色,黄色,蓝色,工作方式主要是配对。先将第一个小盒子中的红色、黄色、蓝色,整齐的排列在工作毯上,然后取出第二个小盒子中的一块色板,依次与排列好的三个色板进行比较,相同的,就放在旁边。
色板第二盒,11种颜色的认识、辨析和配对:红黄蓝,橙绿紫,粉棕,灰白黑。可以根据色板第一盒的过程,脑补一下本盒的工作流程,可是注意本宝宝只有一个盒子哟~
再说说排序。我见过有些孩子,两个比对大小很轻松,但是三个以上的排序,很难完成。人和人之间有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以通过本能轻松完成十个棕色梯的排序,有的孩子做不到。对于做不到的孩子,蒙氏工作就提供了另外一种完成任务的方式——通过“方法”:
首先,在十个棕色梯中找到最大的,排在最左边。
然后,在剩下的九个中再找到最大的,排在上一个的右边。
依此类推,直到十个都排完。
如果其中有错的,就是说,后来找到的一个比左边那个大,就把这两个的位置调换。
如果调换之后,仍然比前一个大,继续调换,直到比前一个小为止。
请问有多少人是这样排序的?我只知道,当年学数据结构时,电脑是这么干的。靠了这个,一个冰冷的毫无感觉器官的机器也能学会排序。
可是,这个思路对我们有用吗?当然!我就见过这么选保姆的,把所有保姆的条件列出个单子,先挑条件最重量级的,再挑次重量级的,依此类推排序,最后再综合上其他因素衡量。
圆柱体插座第一组:从大到小,最初级的排序教具。排序方法同上面提到的棕色梯。与棕色梯不同的是,棕色梯形体上有一个参数不变,而这一组圆柱体插座,直径和高度都是递减的。另外想象一下如果此处为方形,在放入孔洞时,就必须调整方向让边角都对。但是对于圆形来说,无需调整方向,所以难度较小。
感受一下从无秩序到有秩序。
四组圆柱体插座的联合工作。这个场面对三四岁孩子来说还是挺震撼的。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眼罩,戴眼罩将乱序的圆柱体归位,这个还是挺有难度的。所以说,感官教具也可以很有挑战,适龄范围还是挺大的。
色板第三盒,9个色系的排序!上图是芭学园的教具,年代比较老,红色系和粉色系的排序简直了!下图是现在的小鲜肉,红、粉色系已经有了改善,不过橙、黄色系更接近了。虽身为感官教具,但是色板第三盒的工作流程完美呈现了“从配对到排序”的过渡:
1、将同色系的色板在毯子上一字排开(乱序)
2、挑出颜色最深的,放在身前最左边;挑出颜色最浅的,放在身前最右边
3、从剩下的色板中,挑出颜色最深的,放在左边起第二位;从挑剩下的色板中,再选出颜色最浅的,放在右边起第二位。
4、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本色系所有色板排序完成。
再说分开组合。那几样几何板教具,是最让我痴迷的。简单的几个部分,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呈现出不同的图形。我不说这给孩子带来什么感受,就说我自己,它启发了我,看似简单的几样因素摆在那,其实灵活得很,就看你需要什么,你怎么组合。
而到了数学的加减乘除,分开组合不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吗?
三角形盒。
三项式也是个了不起的教具。它融合了上述各种工作方法。一个人的数学能力,这个感官教具就可以测试出一二。是一上来就乱糟糟的拼还是先分类整理?分类按照怎样的依据?拼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你会发现多少种顺序?要知道不同的顺序正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这跟现在网上流行的那种心理测试图片,是类似的道理,甚至可能更有道理些。
著名的“三项式”教具:第一步,散放
第二步,分类和排序
第三步,把上面那些东西,都装到这个小盒子里。我能说对至少三分之二的大人来说都有挑战吗?只有亲身感受到,才能体会蒙氏教具之精妙——利用“数学方法”,我们竟能完成如此复杂的工作,远远超出我们靠本能所能做到的。
其实学习知识,只是个工具。通过学知识来掌握这些方法,更重要。如果我们生活中,孩子们有足够机会接触到这些方法,蒙氏教具可以不用。蒙氏教具没诞生之前也不缺数学家。但是如果机会极度缺乏,孩子们能够通过蒙氏教育弥补一下,倒是好事。这年头,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大人们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这些方法集中使用的情景)。比起旧年间的手工作坊啦药铺子啦之类,甚至田间地头,孩子们常年跟大人一起工作,接触的机会反倒多得多。毕竟这些孩子将来可能进入各行各业:瓶瓶罐罐琳琅满目的实验室、车铣刨磨钳的机加工车间、水泥罐轰鸣的建筑工地、医院电厂政府媒体......他们需要具备一种、可以随时迁移到自己工作领域的最基本的数学能力。这对学校教育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是时间久了,工具本身却成了目的。这就是忘记“初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