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说道,希望留学归国青年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活的灵魂,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与时俱进,学习为本。中华文明五千年,沧海桑田未曾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人生独特的文化内涵,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领悟家国情怀;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品味山河壮丽。也要学习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时代内涵,在困扰中国千年的贫困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如何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战疫”防控。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学习为本,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讲好中国故事。
守正创新,传承为要。九州万里涌波涛,唐风宋韵今犹在。文化自信来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用传承铸就自信的“根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创新为中华文化注入“时代色彩”。文化传承要让传统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活力,例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形象圈粉无数,让众多年轻人感叹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无穷。文化传承还要催生新的优秀文化成果,例如孔子研究院出版的《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成为干部政德教育的好教材;建成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面向中外游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文化传承“落地”,坚持守正创新,既要铸就历史辉煌,也要闪耀时代光芒,在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开放包容,发展为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文化作桥梁。文化自信绝不在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是不断发展,让文化内涵符合时代背景,让发展作为有力“扳手”,拉动文化持续创新、百花齐放。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主动走向世界的方式之一,目前响应的一百多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宗教和文化渊源,我们在了解和尊重各自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华文化,真正的文化自信从不拒人千里之外,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开放包容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