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读过汪国真的一首诗,至今印象深刻:
《慈母心》
半是喜悦
半是悲哀
最难与人言的是慈母的情怀
盼望
果子成熟
成熟了
又怕掉下来
这首诗深切道出了可怜而伟大的母亲以及一辈子为儿女操劳的景象。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她一辈子生活的重心和寄托即是她的孩子,在我和哥哥身上她倾注了所有的爱。记忆中,她从来未真正地为自己活过。小时候父母亲吵架时,我记得母亲说若不是为了两个孩子,她再不想和父亲一起生活。长大些后看到母亲辛勤劳累而心疼,她则安慰说等你们念完书我就轻松不再操劳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母亲将一辈子放不下操劳,并哪怕为自己活一点点。她脱离不了传统的母子共生关系。
母子共生可以是生活上的共生,也可以是心灵上或精神上的共生。中国家庭中这样的母子共生现象实在太多,而这种心理和现象也确实有着其深刻和特定的背景。
曾读过大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书中讲述中国农民大多聚村而居,原因是人多同一片土地需分到每家,同时聚居更方便合作,并保卫安全,而且在土地继承的原则下后代继承祖上的遗业,这样一代代积累就形成更大的村落。而在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因为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这样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因而美国人更注重主体和个人独立,孩子成年后如果继续跟父母一起生活,便要向父母交膳宿费。而中国人更注重联系,在中国三代同堂一起居住生活的都很多。中国很多父母对孩子爱和付出的表现很像是“包办制”,从出生到开始念书,到选什么大学和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再到替儿女养育下一代。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们操劳之至、无一缺席,并且有着永远无法割舍的连接和共生关系。
这种过度依赖的共生关系和家庭边界的混乱,往往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家庭轮回中缺失爱情。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子女实施情感绑架,或者对生活加以过多的干涉。子女出于伦理道德责任,为了拯救父母而委曲求全,无法做真正的自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上次看到几句关于原生家庭心理学的话,特别认同。父母应该懂得,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孩子应该醒悟,回到你的位置上来。只有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才能让个体更好地与家庭之外的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只有你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你不能拯救你的父母。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想起四年前去九寨沟旅行时认识的两位七十多岁的奶奶(我喜欢称呼她们为杨大莹阿姨和凤凰阿姨),她们虽到老年却依旧能够将生活过得如此有风骨和精气神。她们已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和国外的一些地方,杨大莹阿姨退休后一直在老年大学教书,自己还是个画家,每年都会去到不同的地方参观取景,回来后把看到的画下来再办慈善画展;而凤凰阿姨虽然已近满头银发,但精气神特别好,她通过自学英语交流已全不是问题,她说她想去哪个哪个国家玩,儿女们想陪她去反而被她拒绝了。她们的老年生活不只有看电视、跳广场舞,或是孤独的盼望儿孙们的电话和探望。多好。
因此我不想和妈妈一样。
附上九寨沟旅行时与杨大莹和凤凰阿姨的合照
有的人只见过一面却可以影响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