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读过寓言故事的人,都知道寓言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而这种简洁的故事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要想把这种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传达给学生,尤其是低学段的孩子,确实不是易事。
于永正老师针对二年级孩子执教的《狐假虎威》一课,已成为经典课例,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于老师提倡五重教学法,在这节寓言教学课例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一、知言会意重情趣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寓言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有明显的区别,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或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寓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更有利于情境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寓言教学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品论,要关注孩子们的童心童趣。
于老师在《狐假虎威》中的“情趣教学”与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如讲到“骨碌”一词的意思时,让小朋友做出动作,并做给大家看,无论是做的同学还是看的同学都感觉很有趣,而且能能够很好地理解“骨碌”的意思及狐狸想主意的样子。
范读是于老师的"绝活"。当孩子们读课文稍微有点味道时,于老师用略带夸张的语气,配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读得有声有色,让同学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这时再让大家练习,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于老师让一男生站在台前朗读,并顺势抓住该生的肩膀,把他引入了寓言的情境中,“老虎把狐狸你逮住了,你不能把老虎蒙住,可就没命了!”孩子完全进入了狐狸的角色,读得很神气,甚至“把脑袋晃了晃,还用蔑视的眼神看向了‘老虎’老师。”真的是渐入佳境啊!可以感受到,此刻的孩子们已产生了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这样的“趣”当然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备课和对学生的“情”意浓浓。
寓言教学中,要重视语言与内蕴相结合,言为基础,意是提升,知言才能会意。当然寓言教学的重点是剖析文本的意,但是倘若没有言的依托,便如无根之木,掌握的意也是浮于表面的。在《狐假虎威》一课中,于老师始终牢牢抓住文中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细下工夫,如“骨碌”“拉”“蒙”等,引导学生朗读,分角色表演,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品味出狐狸多么狡猾,老虎又是多么愚蠢,对于文章寓意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诵读重感悟
于老师告诉我们“悟”的秘诀只有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好好地备“读”,其次,在上课时要指导学生读准确、读流利、读出品味来,可以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再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要相信学生并耐心等待他们自己通过多层次朗读悟其义,悟其情,悟其法。
如在《狐假虎威》课例中,于老师先是指名读课文,发现错音纠正并领读,然后让学生读图讲故事,进而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细读课文可以找出来,后来,又提高要求,用自己的话表述。这样一个循序渐进、逐层提高的过程就是让孩子通过反复朗读不断感悟的过程。不仅训练了概括能力,还教会学生把书面语变成口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讲到“狐假虎威”的“假”字时,学生最初的理解是“假的”,“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于老师并没有及时纠正,而是提醒他:“是吗?你再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当孩子又读了一遍后,终于感悟到“假”是“借”的意思。这样做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允许孩子理解有偏差。而且能够耐心地等一等,让孩子自己想明白。这应该就是于老师“重感悟”教学法的真实体现。
三、遣词造句重积累
于老师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也是记忆的最佳期。重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
本课中,于老师让学生通过圈画批注让学生积累了“呀”的读音,“纳闷”的儿化,“骨碌”“扯”“蒙”“假”“窜”“寻找”“管理”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积累了“狐假虎威”的故事的梗概及具体内容,还有它的寓意及用法,还积累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等等。
语文的学习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是为了实践运用。这些积累对低学段的孩子来讲,太重要了,有了如此扎实的基本功,孩子们才会对语文更加感兴趣,学习语文才会更深入。
四、联系生活重迁移
于老师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读的迁移”和“写和迁移”。如在阅读中学会用符号圈画重点词语和句子,遇到拿不准的字词意思,及时让孩子们查字典,如当孩子感悟到“假”是“借”的意思后,为了加深印象,也为了用工具书来验证知识的正确性,经过查字典印证,心里才算踏实。在理解“窜”字时,于老师为了让孩子区别“窜”和“跑”的不同,又让学生查字典,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在学生学习了狐假虎威的故事后,于老师穿插了一个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的小短文,里面运用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让学生读短文,再理解其意思,实际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达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之后,让学生用“寻找”和“管理”造句子,切实联系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如老师寻找橡皮,班里的同学张明管理图书,孩子的爸爸妈妈管理财务、犯人等等,这样的小练笔就是“写的迁移”。
五、语文学习重习惯
吕叔湘先生说:“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于老师的课堂就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笔记”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认真读课文,用心思考”的习惯,“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学以致用”的习惯。
读于老师的课例,会让我们感受到言与意相融,读与悟相联,简与丰相合,师与生相伴,寓言的魅力,语文的魅力,课堂的魅力,教师的魅力,尽在于此。吾等诸君,仍需静下心来,细细读,慢慢品,好好学,惟愿能得其中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