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喧嚣的时代浪潮中,“豆腐姑娘”李富贵用二十年不涨价的平凡坚守,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名为“初心”的灯。这盏灯,不耀眼,却温暖;不张扬,却持久。她的故事,不仅关乎诚信与坚守,更映照出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当秉持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底色。初心如豆,在时光淘洗中愈加纯粹。李富贵的豆腐,二十年洁白方正、价格如初。这背后,是她对“让街坊邻居吃上放心便宜豆腐”这一承诺的始终坚守。这颗初心的种子,看似微小,却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冲刷、愈显光洁。它没有因市场经济的浪潮而褪色,也没有因生活成本的上涨而变形,反而愈发坚实温润。
现实中,少数干部在入职之初也曾胸怀理想、心系群众,却在事务缠身、人情世故甚至诱惑考验中,逐渐淡忘了“为何出发、为谁而战”。李富贵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照出了初心应有的模样:真正的初心,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融于日常的信仰;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脚下的行动;不是顺境时的装饰,而是逆境时的支柱。党员干部应当如她一般,常拂心尘、常思本源,让初心在实践与岁月的双重打磨下,愈发璀璨坚定。
坚守如磨,在利益诱惑前岿然不动。二十年不涨价,意味着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李富贵选择的是让利、是坚守、是对“义”高于“利”的价值选择。这份定力,恰似豆腐坊中那盘沉默的石磨,在日复一日的旋转中碾去浮华、沉淀本真,始终稳固如磐。
对党员干部而言,权力的背后是考验,是诱惑,是层出不穷的“围猎”与“攻关”。能否像李富贵那样,在个人利益与人民承诺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后者?能否在“微利之诱”与“五色之惑”面前保持清醒、严守底线?她的“不涨价”哲学,恰恰诠释了“廉洁用权、一心为公”的深层含义:坚守初心,就必须勇于拒绝不当得利,敢于对诱惑说“不”,甘于在奉献中实现价值。这份定力,源于对信仰的忠诚、对人民的厚爱、对规则的敬畏。
奉献如灯,在平凡岗位上温暖一方。李富贵的豆腐摊,是市井生活中一处温暖的风景,是社区信任的枢纽。她以日复一日的劳动,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传递了诚信、友善与温情。这盏小小的“豆灯”,照亮的是人心,温暖的是社会。
党员干部的初心,最终要落在“为人民服务”上。这种服务未必轰轰烈烈, 更多时候体现为琐碎中的坚持、细微处的用心:是认真处理每一起群众诉求,是扎实推动每一项惠民政策,是在本职工作中追求极致、不负信任。坚守初心,就应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以“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政绩。要像李富贵那样,用点滴行动点亮信任之灯、温暖之灯,在平凡中书写不凡在服务中实现价值。
豆灯常亮,初心如磐。李富贵用二十年不涨价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质朴与力量。这盏“豆灯”虽小,却照见了岁月淘洗下的赤子之心、利益考验前的清廉本色、平凡岗位上的奉献精神。她的故事,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提供了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盏明灯。唯有常思来路、常存敬畏,才能在纷繁中不迷失;唯有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才能在诱惑前不动摇;唯有扎根人民、脚踏实地,才能在平凡中铸就伟大。愿我们都能从这盏“豆灯”中汲取光芒,将初心的火种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