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呢?
也许很多人都有着一样的好奇和疑问。
但灵魂究竟是什么,各界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人能够定论。
无数个当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心一念,组成了我们的人生,而决定我们的言行与心念的,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习惯,隐藏在每一个细微处,不被发现。
经历过人生风雨的人,回过头去细细反观自己走过的路,就会发现,在我们每一次的选择、决策,每一个看似平常的言行举止中,都在背后隐藏着一种稳定的惯性,这种稳定的惯性,就是我们的习惯。因此,简而言之,我们的大脑、行为、心灵创造了人生,而由此沉淀下来的思维、行为、心智方式,便是习惯,这些习惯,成为了决定我们前行方向和能到达什么样的人生高度的灵魂。
那么,习惯究竟如何决定我们的人生呢?
我们知道刻意练习的重要性。比如乐器练习者极为重视指法的练习,大量的练习使得弹奏的行为变成一种肌肉运动的反应,于是,到最后,优美的曲子从艺术家的指间流出,也是从他的心里流出,带着浓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这种不断重复发生的行为、心理、语言和重复方式的本身,会随着重复的次数被固化下来,包括那些创新者。他们喜欢创新的心态、情绪和思维方式,会同样地发生在他们人生中不同的阶段和创新事件中,形成稳定的心理特质,成为有创新特征的人。
被我们逐渐固化下来的习惯不断地沉淀在我们的过去和当下,决定着我们的未来。这些汇聚而成的习惯无处不在,深到前面提到的潜藏在性格底里的思维习惯、情绪习惯、心灵习惯,也时刻不经意地表现在我们日常最为普遍平常的一言一行中。
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心理实验中,看见那些很喜欢挑战自我,不让自己拘泥于习惯的人,也仍控制不住习惯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一次角色扮演的心理实验中,试验者扮演一个初次到访者,和一群真正的初次到访者一起,在自己工作过两年多的环境中共同相处半天。在一开始,这个被试就在这些到访者中谨言慎行,以掩盖自己对环境的熟悉度。直到中午饭后,大家一起参观公司,其中一个到访者看着一间屋子,不经意地问被试:“这间屋子是?”
”机械室!“被试几乎脱口而出。其他初次到访者都非常吃惊这个眼前看起来和他们一样初次到这的人怎么看也不看就知道这间屋子是机械室,他们还以为是办公室呢。
这是因为极度熟悉的室内陈设和办公室环境刺激了被试的大脑,大脑近乎条件反射地说出了他熟悉的答案。在话一出口时,被试就已经意识到,并开始后悔,但已经无计可施。
习惯成自然,就是我们已经对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情绪心智习惯习以为常,这种习以为常,掩盖了我们对自己的内心、情绪、行为、言语去做应有的发现和反思。
佛家常讲业力,说人的灵魂将会被业力所牵引,而业力的形成便是我们来源于我们自身的言行举止,因此极为重视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起心动念。这种起心动念,既是我们对自己情绪产生与变化的觉知,也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灵习惯,以便让当下每一刻中我们发生的言行举止、思维与情绪都是良好的,沉淀下来的习惯信息也就是良好的,当我们在熟悉或陌生的环境和时间里,都能习惯性地按照良好的标准进行。于是,我们的人生就这样在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习惯性中创造出对应的价值,也就形成了稳定的状态、精神和品质,构成了我们的灵魂。
因此,活在当下,说的就是让当下发生的事情都尽可能地接近我们心里良好的意愿。当我们开始对日常行为与心理、情绪变化不再习以为常,而是开始订立有意义的目标,依据目标进行反思、观照我们的日常行为与心理情绪的变化,并开始有意识地加以调整时,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敲开灵魂组成的密码,开启智慧人生,走向一个属于你的美好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