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构建了我的空中花园
我小时候看电影,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40岁开始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会问为什么好人也做坏事,坏人也做好事?
小的时候两次在学校挨打的记忆。
6岁,1979年的9月, 山西。
学校离家步行30分钟,鸽子头村小学,中间要过一道半米宽小石桥,没有栏杆,每次过的时候都提心吊胆。20岁左右的女老师,姓田。语文,数学,音乐,体育,都由她一个老师教。每人买了块小石板,还有石笔,在课堂作练习用。一年级的重点是拼音和十以内的乘法,要靠背诵。我不开窍,背不下来,经常被罚中午留在教室里不能回家吃饭。饿着吗?当然。每天早上很怕上学校。
有段时间,竟然和姓甲的同学一起逃学。上学时,就背着书包坐在干涸的水渠里仍石子,或在半路的小山坡上折枣花吃。饿了,吃过生的马铃薯,还有紫茄子。
第二天去到学校,几个同学堵在教室门口,不让我进去。田老师留话交代让我去她办公室。她可能刚起来一会,正梳洗呢,问了我几句,就开始打我的脸。之后我又可以回教室了。
那以后再也不逃学。
11岁,1984年,山西。
上初一,平时数学都在班里考第一。有一次数学考试之后,老师挨个叫人上来领卷子, 不及格的都挨了打。
我考了64分,全班排名第四,心里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老师叫我上讲台来,卷子上的名字说,“这是你的卷子吗?是不是别人写错了名字?” 然后噼里啪啦打了两个耳光。
我忽然明白,这也是由爱生恨。
那以后绝不沾沾自喜。
那时我小,我多想练一身武功,那些欺负我的人都打趴下。当然我还一路文弱地长大着,只是读书越来越好了。
三十几年之后,金庸的小说让我构建了一个空中精神家园,让我明白忍让也是一种态度。
书中我最喜欢韦小宝,他颠覆了好与坏的界限,是活生生的一个人。
整本书里,有比他更会钻天打洞的人?有比他更会鱼目混珠颠倒黑白的人?
韦爵爷,比身负武功绝学的任何人都厉害,
比饱读四书五经的任何人都厉害。
这么一个牛逼破了天的人,顶着其他金书里再也没有的主角光环,小命不要,法则不要,
挖空心思,想守着这么一点良知和操守,想守着他唯一在乎的义气。
就这么一点儿追求,这么厉害的一个滑头,也是半点希望都没有。你是青木堂香主又如何?你是白龙使又如何?你受皇上恩宠又如何?
这边顾不了,那边也顾不了。左右为难,最后是一场空。求不得,放不下,已失去。
韦小宝送给我了最美的安慰,抚平了童年的创伤,还是金庸武侠的世界好,在kindle里的一整套金庸的电子书构建了我的空中花园,睡觉前最好的放松,旅途中抵御飞机延误的利器。
小宝名句,老子不干了。
不瞒诸位,这些年兄弟混迹江湖,每当碰上种种难题,就会想起韦小宝,并且学着用韦小宝的方式和态度来对付,结果就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该低头时就低头,没有什么屈辱、压抑和郁闷,最多老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