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绘画悦目,文字思辨。
罗军:究竟现在怎么了,很多人在想,各种思路、途径,就像百年前国门大开后国人的脑洞大开。艺术的思考作为对这个时代思考的一个部分也涉身其中,它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宗教,艺术本身存在的局限也限制了思考的结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样的背景下,石丰兄早早开始了这样的行走,独自一人,问着,想着,画着,写着,说着,也广泛的开始交流,毕竟走出一个局限的小我,面对更多,它才会露出真正的色泽,真正具有意义,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内心独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石丰:罗老师好,您作为长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资深专家,我们平时通过对文化的交流探讨,许多观点的交集和认同,我一直感同身受。从事视觉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悦目和思维导图的即刻感受,而文字的思辨功能作为个人创作心路的叙述和作品所延伸的整理反思,以及透过形式表象所昭彰的内核则显得更为关键。这一点,在一个美学与艺术教育缺失和审美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以及功利主义利诱肉体、蒙昧智慧、刷黑灵魂的环境中,光有那一面静默的作品是不够的,我认为,通过文字方式和读者建立互动的“能量场”则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是围绕作品所呈现的多重空间拉进了和读者的距离,更加比较完善地传递作品承载的问题探讨和蕴含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我个人来说,图形与文字这两种思维路径和造型方式,尽可能的力求平衡并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它也如同两把昭彰未来的火炬或利器一样,时刻照亮并解构着我的蒙昧、狭隘、固化、愚蠢和局限。
《浮生若梦》系列手稿,我目前画了300多幅。再次感谢罗老师分享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