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中考结束的六月底是一段神奇的日子,来来往往,目睹并且经历了数场相聚与离别,这样陆陆续续的,最终过完了六月。
   听着不同的人,说着相似的话语,虽已凝了真情,却不知怎的有莫名的熟悉感,似乎可以知道下一句话是什么。突然被自己这样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不过,也确实如此,大大小小的,总共也该有三回吧,我相信人的情感起初总是热烈的,但消磨得多了,渐渐就淡了。深夜里,即将入梦时,我想起往事,倏忽,便如云烟般散了。
   记得去年临近考试的那段时间,学业忙碌,与此同时,在我奋笔疾书的许多个夜晚,父母在晚饭后的一段时间外出,直到9点左右才回家。好奇之余,不禁多问了几句,然而只是得到含糊其辞的答案而已。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得知舅舅已经过世了。
   入夜,辗转反侧,心中莫名酸涩,眼角也有些湿润了。只是顺其自然的想回忆什么时,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是哪个舅舅?是圆脸的还是方脸的?喜欢穿皮鞋的吗?那张面孔在我眼前由远及近,模糊的仿佛渐渐清晰,却又忽然千变万化,闪现过数个熟识的脸庞。骤然惊觉这一夜的冰冷,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攥住一样,我竟不知眼角是为谁湿润。我是否也成为我曾所厌恶的“虚伪”的人。
图文无关

   脑中的,尽是些没有根的回忆,无边无际,他是汹涌的暗流突然冲向你,让你无法招架,有时飘飘渺渺的挨过来,在心里打一个结,却也不知是什么结,为什么事,为什么人。
   我一直拥有两个想法,一个在清晰的往昔,一个在模糊的内心,一个在出生和宿命的城里,一个在寻找和遭遇的远方,一个或许毕生都纠缠不清,一个只是短暂暧昧的介入。于是旦夕之间,情之生命的千回百转,尽须付出无尽的思考,我们甘之如饴地承受着去回忆的全部重量用以平衡轻浮的生。

   那本名为回忆的书封面上已经积了一层灰尘,我轻轻的吹,灰尘飞扬起来,阳光从窗口泻了进来,那些本已落定的尘埃在光线中轻盈起舞,重新成为一种漂泊的存在。 在我尚且寻找与遭遇的途中,我记载这一卷佶屈聱牙的经文,愿有朝一日,为自己解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故乡》有感 关于故乡,我们这边是习惯叫做老家的,当然也有地方把故乡叫故里、家乡之类的。孙犁在《老家》里曾写过...
    杜一Bodega阅读 309评论 0 1
  • 想写好草书,用笔和用墨你有好好研究吗? 草书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形成于汉代。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
    书画之家网阅读 640评论 0 0
  • 记得毕业那年写过一个日志,是摘抄的文章《关于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底下有评论说,看题目还以为写的是你,这一篇是关于你...
    续杯咖啡悦阅读 545评论 1 1
  • 在早市又碰到卖石头盆栽兄台,江苏人,顺鸭绿江沿岸及支流采集石材,打算回家乡制做。小聊,买下一盆。 放在办公桌上,青...
    介甲阅读 194评论 0 0
  • 今天2016.12.14,下周一汇报项目,周末加班的节奏,明天上午改好ppt,下午练习怎么说通顺,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千墨大师阅读 2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