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按照适者生存的法则,那些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的人似乎更能抢占先机。因此,人们也变得越来越焦虑,生怕没有跟上节拍被甩在后面,甚而,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了“拖延症”的标签。
难道真的是越快越好吗?
我好像也有拖延的毛病,因为我发现自己经常是在最后期限快要到来的时候才完成任务,也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时间管理有问题,也会自责和内疚,希望自己也能改一改自己的个性,变成一个雷厉风行的人。
不过,最近我发现,慢也有慢的好处。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王佩老师的“好中文的样子”写作群,他每周都会留一次作业,每次的作业都既别出心裁,又很有难度,他还会给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点评。我上交的两次作业都是在关门时间之前交的,而幸运的是,老师每次都给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评,让我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作文被当成范文的感觉。
总结这两次的经验,那就是不急于动笔,尽量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思考、酝酿、收集素材,并且多读同学们已经上交的作业和老师的评语,特别是老师点出的问题,在自己写的时候注意不重蹈覆辙。
另外,春节前,我看到简书的“谈写作”和“散文”专题联合征文通知,发现自己去年12月份写过的一篇倒是蛮符合要求的,但是按规定不能旧稿重投,可是已经写过的主题如果再想写出新意还是挺不容易的。带着这个命题,我利用春节假期的时间看了蔡澜、陈晓卿等人的散文集,从中找到了新的角度,终于在征文截止前两天按照要求完成了一篇,自己感觉还比较满意,文章也被选入了相关专题及首页投稿,这也是我近期连续第11次上首页的文章,刷新了我去年曾连续10次上首页的纪录。
我还有个朋友,曾经说起她前几年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一些感受。在《申论》一科,题目要求中明白无误地写明了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申论,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写作,题目给出的材料特别多、特别杂,好几页A4纸的样子,如果没有仔细审题,最后很有可能答非所问,不知所云。但是,因为考试时间本来就很紧张,很多考生舍不得在材料阅读上多花时间。她当时没有急于动笔,虽然没看够40分钟,但也超过了半小时,对所给材料的每一段都总结了一句话来概括,并写在了草稿纸上,这样对那些错综复杂的材料就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动笔写起来之后也很顺利,而且不用再来回反复找材料,反而节约了时间。最后成绩出来,果然还是不错的。
其实,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据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而事情往往是两面的,“拖延”的人在“慢”的背后,也有着审慎、冷静、理性的一面。
很多情况下,慢一点,甚至停顿一下是非常必要的。你看那些会讲笑话人,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应该停顿,以便抖出响亮的包袱,赢得最多的掌声。一个优秀的时间管理者,即使面临燃眉之急,他也会在行动之前尽可能长地做必要的停顿。在快速反应中,才华卓越的杰出人物总是本能地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稍作停顿,即使只是瞬间的暂停,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更长时间的决策。
“股神”巴菲特就曾经说过:
“行动并不会换来回报,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因此,需要等待多久,我们就等待过久。”
他每天没日没夜的查看财务报表,却不会对眼前的所有信息都作出反应,而是尽可能地推迟自己的反应时间。他相信好的决策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延迟可以让一招臭棋成为一记绝杀。
采铜在《精进》一书中也曾建议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包括,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尽可能求慢的事情包括,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而你需要多快的速度,取决于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要知道,很多时候,深思熟虑比追求速度更为重要。
在《慢决策》一书中,华尔街金融畅销书《泥鸽靶》、《火柴大王》作者帕特诺伊用其长期的研究发现,颠覆了大多数人的常识,重新定义“慢”的智慧,教我们如何在充分思考后果断下决定。
他通过探访百余位专家,从投资管理、喜剧表演、比赛、军事策略制定、创新发明,甚至说话、约会、道歉等对时机的正确把握中,揭开时间管理与延迟决策的谜团。
“慢决策”主张等待是生活的常态,只要延迟得恰到好处,在做决定前等待一段时间尽可能搜集更多信息,行动起来便可得心应手。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做出决定。等待越久,结果就越好。而一旦明确了所需的决策时间,就应该尽可能地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出决定。
所以,不要总是一味往前冲,帕特诺伊在书中奉劝我们:
如果时间有1个小时,那就等59分钟后再说。如果时间有1年,那就等364天后再说。即使决策的时间只有半秒,也要耐心等待。多等待1毫秒,也许就能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