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子》第5章

第五章四十五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诎,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49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猷橐籥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於中。

【字】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猷:(yóu)曾为“犹”的异体字,本义为某种兽的名称,猴属。假借记录“谋略”、“犹如”、“犹豫”等义,后二字分化,“猷””记录“谋略”之义,“犹”记录“犹豫”、“犹如”等义。

橐爚:(tuó)(yuè)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橐钥”亦作"橐爚"。

與:通作“与”

屈:诎、淈,三字皆有枯竭、穷尽之意。

数:通“速”。快。

【校】

“多言数穷”之“言”当为“闻”。帛书甲、乙本皆作“多闻数穷”。

【注】

在天地看来,万物与刍狗是没有区别的;在圣人看来,百姓和刍狗是没有区别的。

【译】

天地无无仁厚之德,把万物都当作刍狗一般,圣人无仁厚之德,对待百姓就像刍狗一样。

天地之间,像风箱一样,空虚的没有尽头,越鼓动风就越多。

知道的多了反而加快达到极点,不如保守中和。

【解】

这三句话有点前言不搭后语,前后语境没有直接关系。

常见以天地无私解释“天地不仁”,仁并没有“私”的意思,所以这句话还得推敲一番。

鄙人愚见,欢迎批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