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来由地想用文字记录些东西,理智告诉我,我大概率是睡不着的,其一晚餐吃了太多,其二午睡睡了太长。于是起床打开电脑开始码一些字。转眼间27岁,明年是妈妈去世的第十年,时光一晃过去了十年。
刚刚打开朋友圈把很长一段时间的朋友圈一次性刷完。有那么一条特别地想要分享,今年我们团契有一个女孩意外离世,海上遇难,当时她最好的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哭得泣不成声。晚上的那条朋友圈是她的朋友在分享意外过后的这几个月里,很多很多个瞬间她都晃神到过去有她陪伴的每一个瞬间,会常常在想她会不会就躲在云彩后面?
我承认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虽然我主观地忘记了很多事情,但是曾经在山间看到蝴蝶一直绕着我飞的时候,我也会想那是不是我的妈妈。
前阵子看到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说是太过于痛苦的事情,人都会主观地抹去那部分记忆。十年前的那场车祸过后,很多人到我的病床前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了吗?我说我不知道。家人们或许是太着急了,会追问我,你怎么可以不知道。
是啊,我怎么可以不知道。但是,我为什么不可以不知道?
上礼拜和一个姐姐聊天,她是一个待人接物面面俱到的女孩,很完美。但却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我不想要做一个事事为别人着想总把他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的人,我想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愤怒的时候表达愤怒,爱的时候表达爱。和她聊到一点我觉得颇为震惊,她聊到一个从未有过婚姻经验的姐姐曾分享关于婚姻主题内容,极为贴切,她说两个人相遇,相识,相爱在于三点,Physically, Emotionally, Spiritually上的契合。但是当晚我并没有认真听,因为我觉得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谈。经历过生死才能谈生死,经历过婚姻,才能够谈感情。
一个有过婚姻经历的姐姐,说一个未曾有过婚姻经验的姐姐分享有关婚姻的信息很真实。这点使我震惊。
这些年我慢慢发现,只有早些年认识的人才能够进入我的心了。长大之后再认识的人,关系里都多多少少地掺了一些杂质。还有另一些人,他们有进入我心门神奇的钥匙,我愿意跟他们敞开,跟他们没有距离感。
为什么开始进行心理咨询?大概是觉得这些年自己在关系里表现的疏离感吧。
我什么时候才会好起来呢?
还想说说自己最近服侍上遇到的事情,希望我自己真正能知道做到,很多事情若不是出于甘心乐意,就不要去做。最近经历的一些事情,感觉神让我练习当“leader”需要具备的品质,而坦白讲这件事是我从小到大都比较不感冒的事情,爸爸从小给我的培养里,让我看的书里也涉及到很多领导力/经商,那些书我看过,但都觉得那不关我的事。从来都觉得做一件事情,跟着一个人走,别人指哪我打哪挺好的。但最近的一些服侍,不得不要站出来,不得不要去分配任务;还有一些服侍,被推到一个位置,必须要扮演那个角色。
老师的那句话还是在我脑海里,“你要知道,很多现在一起服侍看起来关系很好的同工,不在一起同工了之后,也都基本不会联系了,所以不要把对方看得太重要。”
Primary Relationship, Secondary Relationship, Third Relationship. 可能因为Primary Relationship的缺失,所以导致与人建立关系上出现了些障碍。但是这个缺失无法改变。只能学会如何在这样缺失的基础之上,再与人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