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的新心得

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语,学了20来年了。可能前前后后也将近一万小时了。按照一万小时定律,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然而实际上只半桶水,离开口流畅交流都有十万八千里。很多学习心得,竟是这半年以来,推翻以前所学的英语知识,重建自己的学习架构,才逐步体会到的。

一,学校的标准并不正确,甚至与实际已经脱轨

学校教的东西是非黑即白的,正确到无可置疑,是莘莘学子奉为圭臬的“谕旨”。然而,步入社会才发现自己被培养成了一位难以融入社会的人。刚毕业的我们看到这世界与所知所想的并不一致,总难以自抑地感到愤懑不平。女孩子就应该专一自爱,谦让有礼,看到有投机取巧想走捷径的嗤之以鼻,反感之极,没人告诉你那种情商博弈能力是真本事。学科也如是。我曾经背诵过无数英语范文,在考场下笔如有神,为此颇为自豪。当我苦思冥写了一篇自认为非常优秀的文章发给老外看,得到对方一脸震惊的回复后,我不仅震惊也心凉。高级词汇,句型,统统都有,任哪个老师改卷都不会给低分。老外大惑不解,一脸认真的告诉你,真的没有人会这样表达,真的太奇怪了。而那个句型,是你沾沾自喜的高级句型,获得高分的制胜法宝。你所用句型根本就是中文思维翻译过来,母语者根本不会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好的文章更多的是有英语节奏和韵律,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能慢慢感知跟转变的过程。没人能够教你。

口语更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位跟母语者交流过的人没遇到过单词全看懂意思却一脸茫然的尴尬时刻。因为生活中,别人就是喜欢用小词组,那些课本上永远不会出现的词组,那些随着发达网络常出常新的时髦词组。生活中的对话就喜欢简简单单,听起来好像词汇量不太大的样子。事实上你需要掌握1.2W个词汇,才能达到正常母语者大学水平。而我们所学的有些表达听起来生硬又落伍。那种感觉就像,你跟中国人说你英文名叫Agnes,没人会奇怪。但一个00后学中文的外国小姑娘跟你说:我中文名叫李招弟。你马上能感受到时代的眼泪。

书面跟口语都跟学校要求的大相径庭。如果真的想更靠近英语环境跟文化,请多看原版的教材,书籍,电视,综艺,视频。要想适应社会,要想真正让自己学习多年的语言能用到社会上,那只能靠自己后天的查漏补缺。学校教育只是基本盘,是让你出门不至于迷路的指南针,而你想继续远航,就必须时刻握紧指南针,带着它,寻找自己的方向兴趣,泛而有专地出航。

你永远不可能在学校学到社会所需要的真枪真刀,永远。



二,语言是一生的陪伴

我从不曾意识到,选择了语言专业,其实就跟选择舞蹈体育无异,它需要你每天都花时间去聆听记忆朗诵。跟舞蹈生每天需要练功是一样,是一天都不能懈怠的。而你大部分的练习,都只是保持水平不落不掉,只有少数中的练习,是在突破瓶颈。但如果没有大量枯燥难熬的保持练习,永远不会迎来任何突破,任何。

我五岁从湖南搬到浙江,沉浸在吴侬软语中很快习得一口堪比本地人的本地话。之后离开很少有机会用这种语言。上次去乌镇,司机一路本地话跟我交流,我完全能听懂,但当我以用本地话回答时,我发现竟然很多很多的词汇,很多语调已经忘了。那可是我五岁就习得的并且在当地十年间每天每时每刻都会用到的语言。

我终于能正确看待“在国外待过英语一定NB”这事了。只要不经常拾起,只要有所懈怠,那么,几年以后,一样生疏退化得无以复加。就像健身房锻炼肌肉一样,你勤勤恳恳一周打卡三次坚持三年,一旦停半年,你的肌肉就会恢复到原始值。肌肉不拉伸一两个月,你的一字马可能就剩下半字马了。

语言是用一生去习得的,永无止境。很久没落笔写字,很多字已经忘记笔画了,很多不用的词,突然见到,不太敢开口大声念出。母语尚且如此,何况第二语言呢。以前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中文水平,这两年随着看的书逐渐增多,慢慢发现中文的博大精深,深不见底。自己真的很多需要重新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自我感觉良好,那大概率是你还待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

三,请从一而终只选择一种语调

口音永远不是说英语的问题,也不要想着甩掉亚洲口音。无需在口音上纠结。真正需要下点功夫模仿的是语调。只要语调正确,句子也连贯,基本盘就没丢。

英语就是一种听起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语言。中文恰好与之相反,普通话讲究的是珠圆玉润,字字珠玑,完全清晰可辨。但在学校里,什么连读略读,爆破,弹舌音,Schwa音,省略的H/T/G/以及常见的变音,都没人会告诉你。你只需每个单词都正确读出,大功告成。我们那些年的英语老师,多少自己发音磕磕绊绊。

即使很多次遇到老外,别人总是听得一头雾水,我也未曾觉得语调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而唯一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巴西的朋友开始学中文后。她英语说的标准而缓慢,发语音给我从来很快就get到,直到她来到中国开始学中文,给我发的第一条语音,用英语语调说的中文让我猝不及防,反复听了三次都没听明白。恍然大悟,原来老外听我们讲中式英语就是这种感觉啊。实在糟心又可怕。

英语真的是种语调语言。失去重点,音调单纯的老外就失去了锚点。这些年年轻女生中很流行大量升调,听起来so cute.但老一辈的都不厌其烦,纷纷抱怨升调太多抓住重点太费劲了。



四,学习英语是一个文化反刍的过程

学英语也是一个自我发现,一个认识发掘未知自己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反刍的过程,慢慢摆脱我们这代人被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西方文化渗透,自我贬低的过程。

当你用别人的语言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没有断章取义,阿谀苟合,去看实实在在原汁原味你自己理解的世界。你的认知被新的想法见识一次次冲刷,很多根深蒂固的思想显得那么荒唐可笑愚蠢至极;很多超前的想法又让你如此难以接受不能认同。这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有段时间我总不能理解为什么英文畅销小说都这么狗血,突然某天就想明白了,不是他们天生喜欢狗血,而是随着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态度,生活就是会越来越狗血。我们的文化比较隐忍,含蓄,太狗血的事情显然还不能坦坦荡荡放到台面上讲,却也无一遗漏地,安安静静在各个角落发生,只给少数关联者带去惊涛骇浪,翻天覆地。

历史就这样滚滚向前,中国经济腾飞势不可挡,如今老美慌不择乱从中作梗,嫉妒打压之心昭然若揭。英语文化被政治正确渗透到方方面面,浅层看到的是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而我总能读出一点欲盖弥彰,矜己自饰的味道。明目张胆的歧视其实并不可怕,你可以有力回击。而当歧视已一种温柔的方式和风细雨般出现,你避之不及,无声无息中就默认了别人强加给你的观念。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被迫吸纳汲取,走上与本民族文化合理发展迥异的道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崇洋媚外,自我贬低,是时候站起来了。

我有个老外同事,在中国颇受青睐。女朋友走马观花的一直换着,个个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他也毫不掩饰地说亚洲人就是so cheap。多年以后某天,他跟我说他找不到女朋友了,没人愿意跟他交往。看到这条微信我真是忍不住姨母笑了好久。祖国自强伟大,越来越没人跪舔西方,真是喜闻乐见。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了解别人的文化,技术,观点,交流。说到底就是交换思想,就是见世面。就是在老美报道中国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你知道那荒诞不经,就是在媒体报道中国高铁没有靠背的时候,你知道那不是道听途说,而是讹言惑众,蓄意使坏。你了解到英语文化确实精彩纷呈,百花齐放。反观自己的文化,浩如烟海、灿如星辰。语言的相互碰撞,让你能用整体的视角去俯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取其精华。

学好一门外语吧。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你更爱自己的文化,更想守护自己的根。

结语

周末去关键词了解了如今深圳的英语教学。语音语调令人惊艳,linking很标准,reduction没有。但这无伤大雅。只是看到小学高年级就在抠语法,还是有点淡淡悲伤。

人总是要在打好基础有了整体观之后才能明白,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就算是资源好到爆表的这一代人,在这一点上,也没有捷径可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