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美

沈从文的《边城》,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学过一个章节。现在读起来和当初课堂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当时不觉写得好,也没太多印象,也没想过很多年后会找来书看。

为了兑换成高考现实的成绩,我们高中语文课的要求,无非是多认识几个字,然后背诵全文,记住作者和篇名。与成绩紧紧关联时,那些出现在课本上的文章和作者,我们内心更多的是排斥和不喜欢。

现在想来,未免有些可惜了。那个年纪,正是各方面发展的好时机。而我们除了被要求会默写背诵,课堂上不会给你5分钟,让你想象一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不会让你画一下自己体会的“大漠孤火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者花一节课好好讲讲什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至于长大后,鉴赏力、感受力和想象力都很弱,也无法用图形进行思考和交流,成了一个毫无欣赏感的人,一个无法感受美、表达美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 疑点会促使大脑出现高度兴奋状态,产生“优势灶”引起“探研反射”;疑点会促进新的发明和创造。 孟子曰:尽信书则...
    sly61阅读 4,241评论 0 1
  • 01 接到父亲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给几个学生做课外辅导。我所在中学的学生们整体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班级成绩...
    游桄有瑜阅读 3,287评论 1 1
  • 如果说上帝是谁,就是你想要得到什么,他却偏偏不会给你什么的那个人。人生七苦之一便是求不得。 第一次相亲,一句话也没...
    老玉米_阅读 2,600评论 0 0
  • 麦子黄满地 青砖红瓦起 一瞬一世界 从此朝与夕
    真沾老刘阅读 1,6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