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烟云》中的唐黎娥

       余今往旧书摊淘书,在一摞堆砌甚高的旧书中偶得一本《天堂烟云》。这是一本关于苏州的传说故事集。书扉页有作者介绍,赵长润,吴歌协会会员、报纸副刊文化艺术创作委员会理事。作者自述其为京口圌山人氏,由于曾在吴县经委、苏州郊区渔乡、供销社工作的关系,因而经常搜集吴地民间乡土文学作品。他的名字,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文章立意新颖,读来绕有兴趣。苏州大众文学会长张瑞照在此书序中说,二十年前《苏州报》副刊常见他的文字。并说赵此前还出过一本《水乡短笛》。

      《天堂烟云》的内容分为二辑,第一辑为“民间传说故事”,第二辑为“民间新故事”。第一辑又细分为几个栏目:名人故事、地名传说、爱情故事、食品故事、动植物故事、趣味故事、巧斗邪恶的故事。行文通俗易懂,较口语化,正所谓民间文学。动植物故事中有篇“塘鳢鱼的来历”,前几天正好尝过此鱼,如今读来,正合时宜。文中称,塘鳢鱼的由来源自苏州葑门外荡里村唐黎娥的故事。


      “塘鳢鱼的来历”全文有几千字,可能是文学创作需要,因而比较冗长。经余读后转述,大抵如此:唐黎娥是荡里村里的英雄。她的父母四十多岁才怀上她。她聪明勤劳,又身强力壮,不逊男儿。因她黑脸眀眸,长得楚楚动人,被乡人称为“黑牡丹”。那一年,黎娥十七岁,荡里村遇上大旱,无良的渔霸又来村里逼着要荡租,黎娥出面代表全村人据理力争,渔霸又看上了黎娥,欲占为已有,渔霸跳上黎娥的渔船,与她短兵相接。黎娥将船身来了个鹞子翻身,渔霸落水沉死,而黎娥游了段水,终因力尽而未浮上水面。荡里村民打捞三天未获黎娥尸身,又过三日再去打捞,每网皆得黑不溜秋、身长三、四寸的怪鱼。传闻凡有面黄肌瘦村民吃过这种鱼的,个个立马变得身强马壮。村民可能认为是黎娥显灵,也是为了纪念黎娥,便取名“塘醴鱼(谐音)”,并开始在湖荡中繁殖此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林香砌阅读 11,618评论 1 11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姑射阅读 6,910评论 2 4
  • 一姐讲故事-连载 {世间见地-何其多-而有限} a管孔区间见;b井底限量见;c空花二月见; d盲人摸象见; e隔靴...
    真如自在阅读 3,134评论 0 2
  • 本来在家做自己的一个小项目的。 将一个古老的游戏调整一下,引入新的元素,我也不知道能做出来什么样的玩意,但自己脑补...
    LostAbaddon阅读 2,962评论 1 4
  • 又是一年回家过年时,心中期待着,却有莫名其妙的担心。 每次回家过年都要睡懒觉,这次也不例外。正在酣畅淋漓的流着口水...
    甲方工程师阅读 1,7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