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我初练时以为我是在学传统武术,但是练到后来越来越同意前辈们的说法——太极拳实际上是一套哲理拳,确实是体道的东西(这里指杨氏太极普传的大架子或中架子)。
因为它要求“无微不至”。任何事情能够做到“无微不至”的程度,都是一种修行。说白了就是精神、心态、神经、肌肉所有方向的彻底协调与统一,这是一种理念。
这种理念并不是完全为了格斗产生的,格斗的话专注、放松、活泼、紧张四个词就够了——你看,也体现了矛盾统一——但是太极拳要更高的东西,也就是不实用的东西,但是却非常独特。
大学生学太极拳,我觉得可能还太年轻,没有一定的人生体悟,我觉得学不了,即使遇到明师,学起来也难啊。但是如果真的有心去学,那是大好事,因为太极拳确实是个宝库。
不过学太极拳我觉得必须有前提,就是你很了解各种体育运动,了解体育运动的科学原理,了解身体骨架构成,肌腱训练,神经束反应等等,具备将扯淡的东西或者老旧的东西翻译成当代科学系统的能力。
同时你还要足够谦卑,足够信任传统文化中那另一部分的精华。
而“无微不至”,是极少人能达到的境界:
需要——
第一,你是正确的理解了“微”;
第二,你能做到感受体认“微”;
第三,你能将这些“微”与身体的"宏"联系起来,能让他们贯通流淌;
最后,你还要知道“无微不至”只是基础。比如:无微不至,但是不均匀不行;均匀的无微不至,但是不内敛又不行,等等。
所以,无微不至再往上的练习,才是进入太极之境,但真懂得这个道理的,全中国也未必有几个——懂这个道理不在乎功夫高低,而在于对体育和对人生的要求高度。
因为无微不至本身就是一个程度词,而且是不可实现的程度词,就格斗而言的无微不至和就舞蹈而言的无微不至,绝对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大师,很多人因为文化水平的问题,根本也不想练到这种高度。
更多的人是因为要格斗,所以能够发人放人的练习,他们更喜欢。
太极的真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