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发生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表示冬季的开始和阳光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古人认为冬至日是阳气始生、阴气极盛的日子,具有大吉的象征,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时节,各地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即所谓“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发生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表示冬季的开始和阳光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古人认为冬至日是阳气始生、阴气极盛的日子,具有大吉的象征,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时节,各地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即所谓“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