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零用钱》,读完之后我觉得题目与内容似乎不搭啊,所以我写了这个题目。
文中主要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作者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生孩子住院了,因为老师平时对大家很好,就有同学提议去看老师,看老师当然得买礼物了,可是身处70年代,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想拿出几毛钱也是很困难的事。
作者害怕被爸爸拒绝而没有开口要钱,大多数同学都没要来钱,只有7、8个孩子带了钱来,因为顺路,没交钱的作者跟那几个同学一起买了东西,随后又挣扎了一下内心,因为想见老师,就跟着同学们去看了老师。
老师看到同学们很高兴,不停地问东问西,那几个同学回答支支吾吾,作者看不下去了,就挤到老师跟前,一一回答,等大家回去的时候,都埋怨作者,你没花钱,你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好似你花了钱似的。
作者对自己的做法也感到有所欠缺,非常羞愧地走了,回到家以后,作者觉得委屈,把这件事跟父亲说了,没想到父亲没有骂他,而是和气地说,你怎么不说出来呢?这是好事,爸爸肯定会给你的。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说出来。
第二件事是作者上高中的女儿,女儿在那时特别想要个手机,因为很多同学都有,女儿特别的懂事,就没把心里的事情说出来。
作者后来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如果你不说出来,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你的想法。
孩子因为自己的误解,没有把想法说出来,而错失了良机。通过这两件事,我觉得改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较好,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