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说历史之三 聊三皇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开书。

   这首诗最初是从《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开头看到的,后来又经常在评书或者单口相声的开场听到,被称作定场诗,用来安静会场提醒大家节目要开始。读来觉得很有霸气,有人说很沧桑,见仁见智。寥寥几行,很有信息量,把公元前四千年几乎全给说了,恐怕太史公也望尘莫及。开场诗讲开场,我们,就从华夏文明的开端(文化意义上)三皇聊起。

三皇的分类有很多,通论是这三位:伏羲,女娲,神农。三个人的排名应当来说是固定了的,因为有传说伏羲是女娲的表哥,自然排老大,神农又是很久之后的人物,所以排最后。是否是正确的呢?如果按照历史阶段来讲,这个次序是有些问题的,我们最后会说明,先来看看兄妹俩。

关于伏羲和女娲,无论是洪水过后的人文初祖,还是摆划八卦的祖师,从一条藤枝创世纪,到妹妹三试兄长,每个以他们为主角的传说都足以令人神往,有时候我就觉得把他们仅仅当做神话故事的男女主角或者是最合适的,不过,聊一聊他们的真实存在却也有必要。根据易中天先生在其著作《易中天中华史》中提到说,女娲其名来源于部落氏族原始社会对生命繁衍的渴望,即多子多孙,娲同蛙,蝌蚪多,即人多,于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画作中代表繁衍的形象之一就是青蛙,可能中华大地的先民也有这样的理念,于是“女娲”这个词就成了造人的神,似乎是接了盘古的班,这哥们从蛋里跳出来,创造了天地,他有个远房亲戚,后来差点儿毁了天地,不过人家有个好师傅,去了西天成佛去了。女娲“一词是否真的来源于此?不确定,我个人觉得很可能是来源于一个部落的图腾或标志,其图像是一个女人的造型,因而这个部落的名称就和”女“有关,而部落成员又把自己的这个图腾称之为”女娲“,一个女性神灵,因而有了”女娲“一词,至于原本的含义和写法,肯定和现在不同,因此”女娲“就有了两层含义,一层是远古含义,也就是本意,不得而知;另一个是现代的解读含义,即写法是”女娲“,含义是蛙或者是女神的名称。既然是用女性做图腾和部落神,可以推知,这应当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地位崇高且神圣的时期,这也确实是中华乃至整个世界闻名的开端。

同理,”伏羲“应当也是这样来的,即”伏羲“是一个父系氏族社会的部落神和部落名称,其首领被称作伏羲,这也就意味着”女娲“也是他们氏族部落的女性首领的代称。伏羲女娲不是人,而是他们部落首领的代称,同理到了夏朝初年,弄得太康丢了社稷的后羿,也并不是特定某个人,而是东夷某部落的首领,他们部落有可能诞生过射日的后羿,这个没考证过。至于八卦是怎么和伏羲扯上关系的,这个很八卦,和一只龟有关。

神农,尝百草的素食主义者,甭管他怎么为祖国医药事业做了巨大贡献,在四千多年前,他只是一位带领民众寻找食物而不得不披荆斩棘野草果腹的头领而已。现在的一些塑像做得很好,把神农塑造成了农业之神,怀里抱着粟、麦之类的农作物,我个人觉得,比让他一直吃药强。至于长相,相比人面蛇身的兄妹俩,神农的肌肉绝对属于男神了,还有一顶酷似公牛牛角的头饰,相当英气逼人,只不过神农架的景区入口处的样式居然是神农的头部特写,每次去总有感觉他要站起来--因为趴着很难受。

神农也是父系氏族社会,而伏羲和女娲又有传说是兄妹俩,可见二者有些关联,也就意味着二者可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交替阶段,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如果从时间上来看,三皇的排名应当是:女娲(母系)、伏羲(父系)、神农(父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人素以“炎黄子孙”自称,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华夏先祖为三皇五帝。 五帝其人,太史公之<史记.五帝本纪>明确的标注着...
    狂拽霸气阅读 1,164评论 0 2
  • 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黄帝号轩辕氏,按照现代人的理解,“轩”指有窗格的雅致的小房子或者是有帷幔的高篷顶的...
    陳年风流阅读 1,433评论 3 4
  • ——打回油! 举天同庆日,吃喝狂欢悦。社会主义好,餐餐鱼肉蟹。
    蒋光头jL94430阅读 269评论 20 22
  • 英语作业 1英文本认真规范书写p6字母各2行每行6个。 2.拼词1一3课单词. 3.预习p7对话。 数学作业 1....
    天隆超市阅读 768评论 0 0
  • 今早,去办公室的路上,碰到一个同事,确切的说是前同事,手里拿着离岗表,准备到公司餐厅退员工卡,聊了一会得知,她要回...
    剪柠檬的小娃娃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