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体到北京折叠

昨天有一篇刘慈欣的文章刷了屏,关于新冠和外星人,大致是说了两者共通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因为过去几十年的相对太平,大大低估了这样的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可能性。

疫情伊始,驻足不出看朋友圈就心烦的日子里,确实对很多事有过思考,比如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是技术的迅猛发展,赢者通吃的现象会愈发剧烈,人工智能大爆发可能让很多人失业,社会必然会发展为绝大多数没啥用处的普通人,由少量精英控制的局面。好的可能性是,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浑浑噩噩的普通人即使不做什么,依旧能过上胜于父辈祖辈的生活;不好的可能性,已经被《北京折叠》预言。普遍的鸡娃生态,本质上可以解释为大家害怕孩子沦为被宰割控制被的大多数。然而人人不愿成为大多数,如何可能。加上大刘的末日色彩的科幻视角,更是增添了不确定性对于全民鸡血的教育方式的嘲讽。

可惜健忘是人类的天性,世界各地还此起彼伏着疫情,国人已经因为貌似太平彻底回归了喧闹焦躁的生活节奏,还好有这样的公知时常来提醒人们。

面朝巨大的不确定性,什么是下一代一定需要的。我给自己的答案是:强健的体魄,能让自己快乐,以及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