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是很多人的梦想,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
很经典的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是三十年前,在奶奶家的那间小房子里,二表姐跟我说的,那时候,我才八岁。
然而,赚钱何其艰难。
我的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来的稍微晚了一些。回家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一年的买卖靠运气,三年的买卖靠能力,一生的买卖靠文化。父亲干了一辈子的教师,对商业一窍不通,却竟然也懂得这个基本道理。
我的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就是靠运气来的。
彼时,我在做一家小公司,做一款产品的代理。这家小公司没有自己的产品,就是拿一款进口产品,稍微组装一下,然后卖出去。说白了,就是个二道贩子。
说一下这个小公司的背景。这家小公司是老板是一家设计院的院长,当然,在公司的股东以及投资人里边,是看不到他的任何影子的,公司的注册资料都是用的别人的名字。公司的业务就是从设计院捡活干。
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市政行业内,设计院是个香饽饽,是众多供应商眼里的香饽饽。很多设备供应商都有专人负责盯设计院,因为设计院是项目信息的来源,并且是技术规则的制定者。
有钱赚,谁不想分一杯羹?与其让别人赚钱,为何不自己赚呢?院长成立了这家小公司,就是专门做设备的。从供应商那里拿货,然后卖给熟悉的甲方,当然,在项目信息和技术规则方面,肯定会单独照顾自家的这个小公司。传说中的白手套,明白了?
有了项目信息和技术规则的“偏袒”,才是刚开始,因为设备产品最终要卖到业主手中,最终掏钱的人是业主,所以最终拍板定的人,还是业主。设计院的人都喊业主是“甲方爸爸”,这是一大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可以这么操作,像一些通用设备,技术标准都完善,国家也有明确的标准要求,这些设备可操作空间相对比较小。而一些专用设备,尤其是非标产品,这些东西甲方爸爸都没有见过,即使见过了也都是皮毛,所以对他的价格,性能,产品市场状况等都了解的非常少,这些产品才是院长的这家小公司操作的重点。商业管理,信息差最值钱,也最赚钱。
最终,我们选择了一款消毒设备作为我们的主打产品。该消毒设备在国内,比较成熟的生产厂家只有两三家,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国内,这两三家厂子的产品容易出问题,现行做成的项目中,设备老是泄露,处于长期维修状态。而在进口的几家品牌中,以德国的一家产品最为成熟,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经过几次谈判后,这家德国设备的中国区域总代理,答应和我们合作。
产品的来源确定了,下边就是把设备卖出去了。
第一个项目来的有点波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