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疗愈力量》晨读感悟4

2020.4.30 《故事的疗愈力量》day4

阅读内容: 第二章 为什么要说故事(页码81—96)

第4节 故事,是一种生命知识

第5节 说故事,创造了生命的联结

第6节 说故事,找回我的本性

阅读主题:说故事,做回自己

这两天的晨读涉及到心理学,特地去听了有关心理学的音频课。今天刚好听到一个概念:自我图式。这个意思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贴标签”。我们每个人成年后的行为模式,其实都跟从小生活的经历息息相关。尤其是小时候身边最亲近的人对我们的一些评价,常常会形成我们对自己的一个模式化的认知。

然后我们渐渐就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即便有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是这样,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在潜意识里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就是这样”。反复多次后,我们的行为模式就越来越接近我们所认为的自己,于是就更加固化了我们对自己单一的认知。

音频里介绍了一种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况,就是自我对话,回顾过往发生的情境,告诉自己,当时以为自己是“这样”,其实不是的,是“那样”的。长期反复地做这个练习,可以慢慢改变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改变对自己的一些负面看法,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我觉得这个“自我图式”以及相应的改善练习,跟我们晨读读到的叙事疗愈有很多相似之处。叙事疗愈所采用的讲故事的方法,其实也是让我们通过回顾过往经历,重新发现不一样的角度,从而对同样的情形做出不一样的诠释。虽然具体方式有所不同,道理都是相通的,都是通过发现不一样的观察角度,跳出成见,使接纳和爱得以生出从而实现疗愈的目的。

相比之下,故事疗愈感觉更温情一些,并且疗愈师与被疗愈者之间有更亲密的互动关系。因为疗愈师必须先从自己的故事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