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来一个纪录片《Life Is Fruity》,译名《人生果实》或《积存时间的生活》,豆瓣评分9.6。讲述一对加起来170多岁的日本夫妻人生后几年的真实故事,今天重看一遍又多了些感受,想推荐你看。
“风吹落枯叶,枯叶滋养土壤,肥沃土壤帮助果实,缓慢而坚定的生长”——《Life Is Fruity》
90岁的津端修一退休前是建筑师,和87岁的英子住在50㎡的房子里,这是他们40年前买的一块土地上自己建的小房子,园子不大,但里面种了大概70种蔬菜和50种水果。他们给果树和蔬菜做了标牌,黄底黑字的小木牌,温暖醒目。
修一说“我们必须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努力工作,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我们总能找到新的”,所以他们基本不请人打理,除了翻土除草,拾道院子里的落叶堆肥之外,他们也自己裱窗户纸。
40年前结婚的时候很穷,英子甚至去典当了自己的和服,但是丈夫有个目标要买一艘游艇,他们也不去想多难多难,一直做就是了。英子在日本传统家庭长大,遵照父母教导“女孩要微笑保持工作”,直到结婚后才开始畅所欲言,修一每次都支持她的想法“当然好,听起来很棒”。
修一年轻的时候曾被邀请主导名古屋新城的规划,他的方案是就现有地势依山而建,希望人们都生活在公园里,这样能带给人好心情。而当局没有采用他的方案,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聚集区,名古屋把山推平建设了较多的集中式高楼。
修一愤而退出建筑师协会,此后不再对新城提建议,也就是那时候他买下了现在这块几百平方的地,他思考“个人如何种植一片森林”,于是在自己的地上种果树,从而实现他个人的“公园梦”。50年间不断的建设他所在社区,名古屋新城光秃秃的高森山,也是在他的带动下人们在那里种下很多橡树,成为了学生野外课堂和旅游景点。
现在,英子去领养老金后顺便购物,40多年来她只在熟人那里买东西,几乎都是同一个地方,买鱼和肉或者园子里收成不好的,对方有什么她就买什么,买完了回家给店主写明信片说你的东西很好吃,让我很有动力。
老妈妈也喜欢给她的孩子们寄吃的,生的果蔬熟的培根等等,一个月一次。别人如果享受他们的食物,英子就很开心,他们还有一个外孙女上大学。英子说“她会想念外婆做的食物,因为她已经吃了20年了。”
英子问修一:“你会不会思考自己的结局?”丈夫摇了摇头说:“不会,那没有用。”英子说她有时候会想,“我不是担心,只是好奇到了我们这种年纪,不知道谁先走,我走了之后你怎么过……”英子接着说。
修一照常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除草、修枝,在2015年一个捡完树叶堆肥的午睡后再也没有醒来,走的时候没有痛苦也没特地留下什么遗言。英子送别火化前才忍不住哭着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等我死后化成灰了,我们就能乘船去南太平洋,我知道你现在孤身一人,但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下辈子再遇见你,你一定要等着。”
修一和英子在一起的65年后,剩下英子一个人继续生活,她接过修一以前做的堆肥、做标牌、裱窗户纸等工作,女儿比以前常来看望她,她照例每个月给孩子们寄吃的。有一天给小鸟喝水的盆老化裂了,女儿感到很难过无奈,英子说“想点积极的东西,别抱怨,我们就当它是时候到了”。
修一前阵子帮忙设计的精神病院改造方案通过了,院方来拜访已故设计师,新方案更贴近自然感受四时变化,使人居住更舒畅,可缓解精神病院里许多恶化的病人。生前修一寄出他的设计图纸时写到“我90岁了,这是我晚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我不用设计费,且欢迎随时咨询,只要我活着就会尽力而为。”
英子照例给丈夫做早餐放在他的彩色照片前,有点落寞地说:“他总是告诉我,要缓慢而坚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慢慢来。我也是这样做的,一旦我开始这样做,我就开始看到很多事情。” 然后开始了回忆……视频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纪录片全长85分钟,1.5倍速基本不影响观影效果的,之所以不配多图也是给大家留一个念想有空再看看原片(可点击这里观看),虽然剧透了,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写的客观叙事仍不可避免的带着主观选择。
说点与纪录片内容无强关联的其他感想吧:
(1)有空的时候,多拍一些照片吧,美颜不重要,相比而言,它记录着曾走过的岁月生活,这更重要。
(2)即使不断老去,仍要不断找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不要停下来,可能这才是长寿的第一秘诀。
如果恰好你也看过或者打算去看,欢迎也来告诉我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