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40·向时间做自我剖析(2)】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3月13日。
一、原文:
P138
熟知他的人都发现了他这个特征。
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写道:“他一生的时间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是拨给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就是他的使命和他一生中的主要欢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节约时间,计算归他支配的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
他是为了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所谓的那个“拨给”他的时间做汇报,为了借给他的时间做汇报……可又是谁借给他的呢?这里涉及的已是他的人生哲学,他对目标、对理智以及对最复杂的生活问题的态度,这些问题,我既不打算探讨,也不打算触及。
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做自我剖析更为恰当。
艾伯特·施维采尔写到的那种对生活的崇敬,在柳比歇夫身上有着自己的特色,这是对时间的崇敬。他的时间统计法充满了对时间的崇高责任感,这里包含了对人、对全体人民和对历史的理解……
二、我的阅读日志:
用柳翁朋友的斯维特洛夫的话说,对于柳翁而言,时间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是拨给他的或者说借给他用来从事科研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面一个片段说的他做汇报,也是为了这“拨给他”或者“借来”的时间做汇报,这真是人生的大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大家都听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想着是类似的道理,人们为了尽快读完一本书,去借书而不是买书,因为还书是有期限的!而借来的时间,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还回去,而是通过柳翁的汇报以成果的形式还回。正因为这种想法,让柳翁更加珍惜时间、崇敬时间。
这对我的启发,我们对于目前所拥有的东西要充满感恩,而不认为是理所当然,这将对其充满敬畏和崇敬。比如我们买的网课,如果我们看做是因为我们付了钱,就理所应当拥有永久听课的权限,那么我们会想还有的是时间呢!先把着急的任务做完再学吧!如果我们看做是课程老师是专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或者是开课老师借给自己的智慧,那我们是不是会更加珍惜呢?再次印证了,一个人的行动取决于他的思维。
对我而言,所崇敬的可以是任何当下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等等,目前我最崇敬的是自己的每一次选择,期待它能带我走向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把每一次选择都认为是借来的机会,认真对待。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我最崇敬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