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算一个。
他是晚清著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他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伟大事业,他打败太平天国,救了清王朝,他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受到上下一致好评。
学习他的修身智慧、齐家准则、用人方略、处事技巧、治军韬略等,对我们现代人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也很感恩自己在艰难的岁月里,有智者为武,学习他历经磨砺后对人生得失的深刻体悟,也学习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总结,更学习他高标处世、低调为人的人生哲学,最重要是学他进退自如、大智若愚的气度。
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
有一天,曾国藩带着日记,又去拜见老师唐鉴。唐鉴审读他的日记,见满纸都是痛骂自己不成器的话,很是满意。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记,看上面写道:“自今日起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如果人不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便只能与禽兽一般为欲望所控制。只关心付出多少,不关心结果怎样。所以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无论是处世还是用兵,还是平时深藏锋芒,关键时果断出手,出手便能解决问题。即深藏若拙,临机取决。
赞扬别人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要在私底下。要有“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辱发愤,徐图自强。世界上能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被逼或者被激出来的。
世界上的人,每个人都如棋盘上的子。黑白不见得由人,更多的是尽人事,听天命。
曾国藩辨识人才的法门,也被许多人视为“相面术”。而他对相人术的总结,超出传统相人术的范围,融入了新的考察、观察人的方法。“邪正看眼鼻”、“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手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做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当然看别人是为了做自己,我不行是人给自己最大的障碍。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没有关系,学习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执行是最快的进步,机遇就在这里,华德文化传媒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