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诗群诗阅读》说课稿
文/高平三中 郭静静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登临诗群诗阅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
一、说教材
从教材分析来看,这两课都选自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中有五首古代诗歌,其中这两首诗与《望岳》同属于登临诗,不仅如此,从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出发,这三首古诗还属于哲理诗的范畴,可以带给同学们很多生活上的启迪。单元目标中有这样一句“建议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碍于首次比较阅读古诗,所以我只选择了其中两首——《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以降低课堂教学操作难度。
从教学目标来看,整节课的目标围绕一个“读”字: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节奏美与韵律美;通过品读,学习赏析登临诗的一般方法;通过联读,感受古之文人的高尚情操。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在读,其实将诗歌“读”、“学”与“感”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教学重难点来看,联读两首古诗的重点就是初步教会学生学习登临诗的一般方法,其中,通过知人论世,感悟作者的登临情怀又显得最为重要。不过,本节课的难点也非常突出,即“斟词酌句,品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之前,我们的古诗教学基本都是教师逐字逐句“喂知识”给学生,学生只负责吃进去自己消化,于是这节课让学生自己理解,有些内容会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因此,难点和重点又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了。
二、说教法学法
对于教法,我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和点拨质疑法。古诗的“读”有很多,有声的包括自读、齐读、配乐读等,无声的则有品读、联读、诵读等。这节课的读,是层层递进地读,从韵律、节奏,慢慢提升到画面、情感,最后上升到诗人内心的情怀和诗歌传递的哲理。适时的点拨,对于教师来说是必要且重要的,本节课的点拨主要集中在斟词酌句时候,提示学生主要关注题目、注释,以及对两位诗人创作背景等知识的补充。
对于学法,本节课的学法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倡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两首古诗。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遵照学校“三段六环节”的模式进行:
(一)自学板块
1.新课导入
两首诗歌的题目中,都有“登”字,“登”即登高,提到登高,你能想到哪些诗句呢?(由此作出预设)
这些与登高临远有关的诗,文学术语叫做——登临诗,“登”,由低处到高处,“临”,从高处向低处,也有到达、登高之意。这是一种写登高望远,所见所感的诗。(学生笔记)
2.展示学习目标
3.进入新课
活动一: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活动二:说一说,结合诗句,想象画面。
(二)探究板块
1.走进诗歌,品析字、词、句。
活动三:品一品,字斟句酌,体会情感。
(1)《登幽州台歌》教学:
从“______”(字、词、句),我品出了__________。
(补充相关语文知识——用典。)
(2)《登飞来峰》教学:
从夸张、虚实结合、比喻、直抒胸臆等角度展开。
(品析结束,教师小诗总结,学生再读。)
2.补充助读材料,探寻造成他们不同情感的深层原因。
材料一预设:
陈子昂的“怆然涕下”——无人赏识,贤君难遇,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材料二预设: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年轻气盛,满腔抱负,自信无畏,踌躇满怀。
材料三预设:
王安石一生致力变革政法,为国为民;陈子昂始终奋身不顾,忧国忧民。同是登高赋诗,他们的际遇情感均不相同,但都心怀国家,有满腔抱负。
活动四:诵一诵,知人论世,诵出情怀。
再次强调两首诗歌的诵读要求:
《登幽州台歌》要放缓语速,适当延宕,读出时空浩渺之感和诗人的孤独、悲怆;重读“不见”,以传递诗人的不平之意;在“独”“怆然”“涕下”这几个词上放缓、延长、停顿,语调低沉而悲怆,以传递诗人复杂的情绪。
《登飞来峰》要语调较高,层层扬起,前两句语速稍放缓,以传递出宏阔浩大的气象,为后两句的扬起蓄势 ;后两句语调要渐高,以传递出诗人情绪的层层推高。
3.小结本课
(以小诗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方法)
(三)练习板块
课后作业: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自主赏读《望岳》。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从“读”“想”“品”“诵”四个字的错落间,依次排列“韵律”“画面”“情感(知人论世)”“情怀”等内容,并将四个活动的内容用起伏的线条连接,画出“山”的形状,并有意突出“品”字,将其置于山的最高峰处。
板书照应了本节课“登临诗”的主题,意在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