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中国历史的朋友们,肯定需要对中国历代王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说到历代王朝,那么它们的帝王史肯定是重点之一。
可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的朝代多,国家也多,至于登上至尊之位、指点江山的列位帝王就更多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一些帝王的往事张冠李戴、混淆不清,也理不清头绪。
其实先辈们已经帮我们总结了一个要点,只要掌握理解了这个要点,就能够把各位帝王的功过得失说个清楚,道个明白。
这个能够总结各位帝王功过得失的要点就是——庙号。
我们都知道古人热衷于宗庙祭拜,尤其是古代帝王要在祖先们的宗庙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为了更好地纪念自己的祖先,于是庙号制度应运而生。
庙号起源于殷商王朝,我们都听说过,天子宗庙是要受到天子的后世子孙们顶礼膜拜的,所以一定是要对国家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或者具备较高的德性、能受万民敬仰的祖先才值得被纪念。因此,在商朝的时候,庙号对于帝王来说,还是个非常难拿到的荣誉称号(注意这个时候还是荣誉称号,后来的庙号就开始变味了)。
商朝几百年的历史,一共31位君主,拿到庙号的寥寥无几。
庙号制度在商朝兴起,可是到了周朝就被废除了,只有谥号。
到了秦始皇那儿,这位开天辟地创立大一统王朝的天子自命霸气超凡,觉得子孙后人不配评价他,直接把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自称秦一世,然后是二世、三世,他希望秦国传承万世。可惜还没到三世就被农民起义大军闹哄哄地推翻了。
汉朝承接了秦朝的疆土,重新把庙号制度恢复起来,并且严格按照商制,为庙号精选配得上其称谓的祖先。
三国以后,庙号的种类就开始广泛(泛滥)起来了。这个时候,不同的庙号不仅能反映君主的功过得失,统御江山地域的变化情况,也能透露他的寿命长短、性格特征等等。
如果摸清了庙号的分类意义,也可以帮助咱们对于历代君王的生前过往有一个大致的直观了解。
庙号的全名一般由三个字构成。第一个字是朝代名,比如“唐宋元明清”,第二字是对帝王功过得失、命格特征的评价,第三个字是对帝王等级的分类。
第一个字好理解,第二个字类别较多,咱待会展开陈述。
先说说这能够甄别帝王等级的第三个字。
我们都知道,周礼里面对于王朝的各项活动都是分等级的,宗庙祭拜活动更是不例外。关于宗庙这一事,周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许设庙”。也就是说,天子的宗庙是可以设置7个祖先,诸侯是5个,大夫是3个,士1个,而平民不准设庙。这就是等级的区别。
其实帝王天子家族里面,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庙号的第三个字主要分为“祖”和“宗”的区别。《孔子家语·庙制》有云:“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诸见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先有“祖”,后有“宗”,“祖”排在“宗”的前面,说明“祖”比“宗”等级高。能称得上“祖”的国君,一般都是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比如开国之君(很多时候也是开创基业之君),才能称得上“太祖”“高祖”之类的。而能称得上“宗”的,多是守成之君,比如“太宗”“高宗”,等级就比“太祖”“高祖”低一阶。所以,能称得上“祖宗”的人都是我们无比敬佩,需要好好祭拜的人。
“祖”和“宗”在等级上的区别还体现在宗庙祭祀制度方面。(当然这种区别一般只在国祚较长的朝代中才会体现出来)
为了描述清楚这种等级区别,咱们还需要简要介绍引入一些宗庙制度里面的概念,上文说了天子立七庙。这源自于《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所谓“三昭三穆”就是昭穆制度,说白了就是古代宗庙的排列顺序。天子为了祭拜祖先设立的七庙,分别包括自己的四亲: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二祧:也就是两个远祖庙,也就是高祖的父和祖父,再加一个始祖庙。(ps:4+2+1=7)。
那这七个祖宗的牌位按什么顺序摆呢?七庙的排列顺序为:始祖居中,左为昭,右为穆,即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
这就是“三昭三穆”。
如果王朝寿命短,经历的世代少,只要现任皇帝已仙逝的祖先不超过7位,那么大家不用挤,全部可以进入太庙。始祖中间排,其他六世祖、高祖(五世祖)、曾祖、祖父、父亲各归自己的昭穆位,这样就构成了现任皇帝的“祖先7人组”,一起接受子孙的祭拜。
如果王朝世代传承超过了7代以后,第8世的君王仙逝进入太庙后,这太庙“祖先7人组”的构成如何变化,位置怎么摆呢?
承袭世代较多的周朝设立的周礼也为历代王朝进行了明确规定,从一般祭祀礼仪而言,按照血亲角度,帝王只需要从自己的父亲依次祭拜到自己的五世祖(高祖),而始祖(在天子宗庙就是太祖)由于是家族(皇族)的创始人,建立了不世功勋,是需要接受万世祭拜的,所以始祖与现任皇帝的四亲是肯定宗庙里面有位置的。这样太庙的7个位置就被占用了5个。
那就还剩两个位置,如果一个王朝除了“太祖”之外,没有其他被称为“祖”的祖先了,那么剩下两个位置就是皇帝的六世祖以及七世祖了。等到现任皇帝驾崩之后,被他的继任者(儿子)升祔太庙,由于天子宗庙不超过7位的限制,始祖的位置不能动摇,就要按亲疏顺序把刚驾崩皇帝的七世祖(新任皇帝的八世祖)祧到祧庙(远祖庙)。
如果一个王朝还出了一个建立过大功的“高祖”,比如唐高祖李渊或者像明朝被改庙号的明“成祖”朱棣(改庙号的故事后面细讲),这个高祖(成祖)都是“祖”字辈了,一般也能成为不祧之祖(不被迁出太庙,不进入祧庙)。
而“宗”字辈在“祖”字辈面前都是后生晚辈,按照“六世而祧”的祖制(规矩),由对应的世代依次被祧。
以上文字说法可能描述得不太清晰,用字母举例子说明:
假设太祖是第一代君王,命名君王A,第二代君王,命名君王B,第三代君王依次命名C、D、E、F、G。到第八代君王H的时候,他去祭拜的太庙,面对的是祖宗牌位为ABCDEFG(太祖A+BCDEFG)。传到第九代君王I的时候,他就要把B的牌位挪到祧庙(远祖庙),那他祭拜的时候,面对的祖宗牌位就是(太祖A+CDEFGH),相当于H把B从太庙挤出去了,官方说法叫“祧”。同理,传到第十代君王J的时候,他就要他的先王I的牌位升祔太庙,把C的牌位挤出去了。
即使是“太宗”,按照祖制,经过了6世之后也很难不被祧。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仙逝后不被后世子孙迁入远祖庙,而在唐朝的礼制上煞费苦心地调整。
就是“祖”和“宗”的又一微妙区别,当然像“宗字辈祖先被迁出太庙”的事情只存在于王朝世代较多的情况。很多短命王朝根本到不了7代,太庙都装不满就结束了。明朝能出现“大礼议”事件,也是因其传承世代较多,历史悠久才会出现的麻烦。
接下来就好好聊聊庙号的第二个字。
商朝刚开始兴起庙号制度的时候,还只有“太”“高”“世”“中”四个类别。前面我们说了,庙号开始的时候还是荣誉称号,所以这四个字,也是评价体系里面口碑较好、排名靠前的称谓。
如果你能在皇帝的庙号里面看见这几个字的,大部分都是你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帝王。比如汉太祖、明太祖、唐高祖、清世祖等等。
“太”,开创者称谓“太”,着重强调祖上没有庇佑,白手起家,开创事业。一般白手起家开创国家的,那都叫“太祖”。比如汉太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如果是二代们承接父辈的资源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开创国家,这些孝顺的二代们会把自己国家的奠基人(父辈们)追封为“太祖”,比如唐高祖李渊开创唐朝之后,就追封自己的爷爷李虎为唐太祖,因为是他为家族拿到了唐国公的称号,为后代们拿到了建国的重要资源。
“高”,功高者称为“高”,一般强调是依靠祖上留下的丰富资源,在自己手上发扬光大,却不能算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过“高祖”跟“高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高祖”一般都是王朝的建立者,比如隋高祖(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相较于“高祖”,庙号被封为“高宗”的帝王评价则一般偏向于功过参半。
有意思的地方是:有些“高宗”处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比如唐高宗、宋高宗、清高宗。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权力被武则天架空。
宋高宗赵构在江南建立南宋,算是在“靖康之变”后,保住了祖宗留下的半壁江山,这算功;但他后来又利用秦桧除掉了岳飞这样的抗金名将,这是过。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将它皇爷爷和皇阿玛交过来的“康乾盛世”运作到了顶峰,完善对西藏的统治,将新疆纳入大清的版图,这是功;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十全老人”“康乾盛世”的帝国幻象之中,纵容属下,导致吏治腐败,甚至出现了和珅这样的惊天巨贪,拒绝与西方进行贸易交往等事情,造成清帝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落后,这是过。
“世”,在商朝设立名号的时候,表示“世代祭祀”之意。之后发展出的“世祖”一般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或者王朝承上启下的关键帝王,同时也含有世系转移至旁系之意。
比如唐王朝开创者李渊,自己是唐高祖,而自己的爷爷李虎是唐国的奠基人,被尊为“唐太祖”,而自己的爸爸李昞,处于李虎和李渊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就被尊为“唐世祖”。
又比如同属于汉朝的开创者,刘邦是西汉的开创者,所以得到的庙号是“汉太祖”;刘秀是东汉的开创者,并没有改变国号,所以肯定不能跟自己的太祖爷爷抢“太祖”的庙号,而且,刘秀虽然是刘邦的九世孙,只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并不是西汉末期皇帝的直系亲属(因为已经出五服了),所以用了“世祖”的庙号。
同样的道理,“世宗”的庙号表示旁系入继大统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比较著名的是:明世宗朱厚熜——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就是那个二十年不上朝,专注于跟道士交流的“丹药皇帝”。由于他的皇帝长兄朱厚照(“豹房皇帝”)流连于声色犬马,却没有子嗣,于是首辅杨廷和按照《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原则挑选继承人,先在朱厚照的亲兄弟里面选,选不出来(朱厚炜、朱厚熙都是早夭),然后在朱厚照的堂兄弟里面选,于是选择了当时还在湖北钟祥服丧的朱厚熜。(多说一句,钟祥的明显陵,之所以能称为“陵”,也是嘉靖皇帝刚刚即位后,通过“大礼议”事件跟首辅及群臣玩命争取,才能将自己的生父朱祐杬立为皇帝,得了个庙号“明睿宗”,供入太庙)由此“皇位天上来”,旁系入继大统。
关于世宗,还想补充一点,唐朝的世宗,为了避李世民的“世”名讳(古代行文著书不避君王的名讳,分分钟被满门抄斩),改成了“代宗”。个人认为这个“唐代宗”李豫对唐朝政权的维护有重大贡献的,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其功业不亚于汉世宗(武帝)刘彻(毕竟汉武帝是在顺风盘基础上获得成功,而唐代宗李豫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逆风翻盘。)
“中”,则表示中兴之君,也就是说国家在他手中从衰落转向复兴。比如商中宗太戊、汉中宗刘询。
提到刘询(就是汉宣帝),可能知名度没有汉太祖、汉武帝那么高,但是在严格遵循商制庙号的西汉王朝,一共15位皇帝,只有汉太祖、汉文帝、汉武帝和汉宣帝4位帝王拿到庙号(连共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都没拿到庙号)。可见汉宣帝刘询也是一位文治武功的西汉著名帝王。在政治上,他丰富完善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采用“霸王道杂之”的办法,在尊重儒道的同时,也同样加强了法治建设;在军事外交上,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可别小看这个西域都护府,汉武帝对匈奴打了那么多硬仗,大国尊严虽然保住了,但是国库快打空了,也没搞定西域。而汉宣帝通过军事外交手段真正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将西域正式纳入大汉王朝的版图,难怪会被史家称赞为“孝宣之治”。
说完商朝最早设立的四类庙号,咱们再来聊聊其他比较有名的庙号。
始祖,一般是皇帝用来对血源始祖的追封。其实个人觉得,这个“始祖”的名号比“太祖”地位还要高,只有炎黄这样的二帝,才能被称为“始祖”。所以后来的很多仅仅占据过华夏一隅的帝王们也贸然加封自己的祖辈为始祖,实在是言过其实,不过是为了加强皇权的威严(打肿脸充胖子)。比如吴始祖孙坚(占据江东)、成汉始祖李特(占据四川)、后秦始祖姚弋仲(占据陕西、河南一隅)、高句丽始祖高朱蒙(不过是占据东北、朝鲜一隅)等
烈祖,同样也是王朝的开创者,但是他们创立的基业跟“太祖”“高祖”相比实在有限,仅能做到割据一方。比如汉烈祖刘备、魏烈祖曹叡、南唐烈祖李昪。
那么刘备为什么是汉烈祖,而同样只是并立三国的建立者的曹操是魏太祖,孙坚是吴始祖?这里面还有故事。
因为曹操能被称帝的儿子曹丕追封为“太祖”是因为他在东汉王朝(虽然已名存实亡)晋爵为“魏王”了,所以可以看作是魏国的创始人,可以称其为“太祖”。而孙权在曹丕称帝后被册封为“吴王”,其实这个时候,他能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册封,已经说明他是称臣于魏国了。而之后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又有了逐鹿天下帝王的野心,于是迁都称帝,因为拿到过“王”的称号,所以在后世看来是开创基业的先祖,于是被尊为“太祖”,而“太祖”之上只能是“始祖”了,所以孙坚就被尊为“吴始祖”。至于刘备,面对已经挟天子令诸侯的“魏王”曹操以及被曹丕封为“吴王”的孙权,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被称为“蜀王”这么有地方藩王味道的称号,他的政治抱负在于统一天下,光复汉室,所以他生前并未接受中央政权所封的“王”称号,就只能被后代们追封为“汉烈祖”。
其实,就统御疆域而言,刘备是实事求是的“烈祖”,至于其他两位政治竞争者,也不过是“烈祖”的功业,其庙号着实言过其实。
圣祖,被称为“圣祖”的祖先们不多,而且只有“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大南圣祖阮福晈”当过皇帝。其中阮福晈还是越南的皇帝。至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为什么可以被称为“清圣祖”,这也可以说道说道。
康熙皇帝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清兵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努尔哈赤已经被尊为“太祖”,而皇太极被尊为“太宗”都是功业卓著的皇帝。顺治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带领清兵入关,入住中原,开创了清王朝的扩充疆域的新时代,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君主,于是也被尊为了“世祖”。按照周礼祖制,康熙只能被称为“宗”(入关前一位“太祖”,入关后一位“世祖”,已经把“祖”的位置占满了),但是无比孝顺的雍正大帝积极争取,对皇阿玛的丰功伟绩进行了高度认可:“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于是“朕意宜崇祖号,方符丰功。”决定将康熙爷庙号定为“清圣祖”。
还有两位大人物也被尊称为了“圣祖”。一位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他在唐朝时期,被唐高祖李渊追尊为李氏皇族的先祖,后来由依次被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追尊过封号,全名为“圣祖天尊大帝”,简称“圣祖”,于是唐圣祖李耳,由此得名。另一位是“北宋圣祖赵玄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他经常跟赵公明一起被人混淆,因为赵公明就是“民间财神”。
太宗,这是仅次于太祖的所谓昭穆制度(“昭穆制度”前文已作介绍)最为重要的环节。里面最有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军神,有机会真是好好的大书特书一番。
但还有一个“太宗”更有意思,庙号都被自己的子孙给改了。是谁呢?
那就是明太宗朱棣。
为什么我们现在总说成是明成祖朱棣?
那就要拜他这位牛气哄哄的七世孙明世宗朱厚熜(就是前面提到的“嘉靖皇帝”)所赐啦。
这里,就不得不提“大礼议”事件,虽然嘉靖皇帝被明朝首辅杨廷和从钟祥抓过来当了天子,但是却被要求不能认自己的生父为父,而要尊称自己的伯伯为父亲,生父变成叔叔。这听起来很狗血,但一切都是为了要让嘉靖皇帝这个旁系从血统上听起来入继大统。(帝王家对皇室血脉传承非常讲究,如果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后代当了皇帝,就被认为是血统不纯,有违宗法制的制度根基。)
而嘉靖皇帝却采取了“我不要当先皇的儿子,我要让我爸爸成为先皇”的新思路。然后经过二十多年的折腾,为了强行要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封为兴献帝,并给亲爱的老爸加了一个明睿宗的封号并升祔太庙(就是将供奉老爸的牌位放进先王祖宗们的宗庙)。“孝顺”(在明朝官员看来,将自己仅仅只是藩王的老爸,都没做过皇帝,就要进太庙,还要把仁宗朱高炽祧(迁他的牌位)出到祧庙,简直就是无耻至极)的嘉靖皇帝又是把明太宗朱棣的庙号改成“明成祖”(嘉靖皇帝修改朱棣庙号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毕竟当年朱棣造反成功,才有他们这一旁系入继大统、继承皇位的辉煌,对后世的皇帝们来说,功同再造,可以称为“祖”),又是把庙制从“都宫别殿”改成“同堂异室”,又是将自己逝去的方皇后先放入太庙,抢占位置。
这样连续一番骚操作下来,嘉靖皇帝才终于把自己的生父兴献帝坐稳了太庙的位置,接受后世子孙的祭祀。
其他王朝的太宗们也是本王朝守城君主的佼佼者了,比如宋太宗、辽太宗、金太宗、元太宗、清太宗。
仁宗,孝宗,人如其庙号,性格宽厚孝顺仁慈。比如宋仁宗、辽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其中,明仁宗朱高炽虽然仅仅在位一年,但是他赦免建文帝旧臣,平反冤狱,深知人民疾苦,与民休养,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是王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了。
聊了这么多正向评价的庙号,还有一些中庸甚至负向评价的庙号,咱们也简要看看。
英宗,“英雄”的“英”这个字听起来也是挺好的,但其实这是一个短命,而且多内讧和多麻烦的庙号。比如宋英宗、元英宗在位执政了3、4年;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出现了两场重要的变故,一个是因为太监王振专权乱政,挟皇帝亲征,致使大军屠灭,皇帝被掳的“土木堡之变”,另一个是重返京城,夺下亲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皇位的“夺门之变”,而且明英宗在位时间虽然长且曲折,死的时候也不到不惑之年。
穆宗、光宗,全是短命皇帝且作为少(短命自然没时间来有所作为啊)。比如唐穆宗、明穆宗、清穆宗。
度宗、定宗、顺宗,如同穆宗、光宗一样没什么存在感,是个过渡君主,对国家传承影响不大。
神宗,名褒实贬。比如宋神宗的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市易法、三舍法”不仅失败,还加剧了党争;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虽然在执政之处,实现了“万历中兴”,进行了“万历三大征”,但后来因为太子问题,也学他皇爷爷二十多年不上朝,后期将国家搞得乱七八糟。
德宗,这个庙号就远不如“仁宗”“孝宗”了,暗指国家遭遇战乱。比如唐德宗李适、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唐德宗李适虽然名义上平定“安史之乱”,后因削藩,引爆“二帝四王之乱”;而光绪,就更不用说了,败了一场中日甲午战争,谋划“百日维新”也不顺利,还被慈禧老佛爷彻底夺权,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
宪宗、宣宗、景宗,这些帝王的功过可以相抵。
哲宗、兴宗、成宗、显宗,他们是典型的守成稍显平庸之君。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这些庙号的字眼听上去就是玄妙不可言,暗指帝王为人好玄虚(ps:玄宗,听起来感觉是,王朝在他这儿开始变“悬”了)。最典型的如唐玄宗李隆基,他天选一副无敌强大基因,将传承的唐王朝推升至“开元盛世”的顶峰,可惜宠溺杨贵妃、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朝政腐败,边境闹乱,一场“安史之乱”让大唐王朝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子民,也把王朝国运彻底丢弃了。
武宗,形容君主偏好武力,但是注意,偏好武力,喜欢打仗,并不代表有军事指挥能力,并没有通过军事行动为国家扩大疆域,这跟“武帝”就不是一个档次,就更不能跟“太宗”相提并论了。
文宗、宁宗,属于软弱无能。(ps:文宗可不像文帝的评价那么好。)
最后呢,也要介绍下,帝王家族中最无能(可能“无能为力”更为准确)的一类子孙,他们的庙号了。
惠宗、僖宗、哀宗、思宗,他们的庙号基本都会出现在王朝末期的帝王身上,这些帝王们面对的历史进程往往也很无奈,命运悲惨,史书描述他们词汇都是“江山残破、悲情亡国”之类的。不过,惠宗有时也被用来指代在位时被夺权。比如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他就被他叔叔“清君侧”,其神主(牌位)也直接被扔出太庙了。元惠宗就是被明太祖朱元璋灭的国。唐僖宗、明熹宗倒更像是接近亡国的倒数第2、3个出场的皇帝。哀宗、思宗则算真正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ps:因为如果一个王朝亡国了,最后一个皇帝一般是不可能有子嗣为了他升祔(迁入)太庙,取庙号了。)比如金哀宗不想做亡国之君,在宋蒙联军破城之际,把大位传给了宗室完颜承麟,才有机会得到一个庙号“哀宗”。明思宗朱由检的庙号,还是由南明弘光政权给取上的。
絮絮叨叨聊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
1.庙号的等级分为“祖”和“宗”,先有“祖”后有“宗”,所以“祖”的等级高于“宗”,而且数量有限。理论上来说,“祖”不会被迁出太庙,这是“祖”对于“宗”的等级优势。
2.“太祖”是创始人、建国者,“高祖(成祖)”功劳大,“太宗”是继承人里面的佼佼者。
3.商、西汉的庙号都很稀缺,能得到的帝王都是被精选出来的,值得后世铭记。
4.宗的花样比较多,“太、高、世、中、仁、孝”等少数庙号才是较高的正向评价。
5.“英、穆、神、光、德”等庙号并不如字面意思那么好。
6.听到“惠、僖、哀、思”,就知道这些帝王快亡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