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朋友圈时,看到三小姐发的一个短视频,上面描绘着一道美丽风景。三小姐在短视频上配的文字是:“你说,怕她有一天会突然丢失在你的人海,你为此而焦虑。其实她只是一道风景,仅仅是让你眼前一亮的风景。茫茫人海,只要你愿意,转过头,漂亮的风景随处可见,因为她注定不属于你......”
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一种扎心的感觉,刺痛着我的胸口。我在评论区留下:“所以,只能把她记在心上吗?”类似的字眼。两秒钟后,三小姐回复我说:“有些感情,不一定非得拥有,记在心上就已足够。”
我像一个乖小孩似的笑着,扎心的感觉似乎得到了缓解。我在脑海里搜寻着自己怎么认识的三小姐。寻思着两人的聊天记录,以及好友来源和朋友圈。
三小姐有着一头秀长乌黑的头发,只是她喜欢把发尾染点其它颜色,比如一种棕黄色、一种墨蓝色。她还喜欢在眉毛上,画上一条修长的尾巴。这一笔,可谓是与她那甜美殷实的眼睛完美切合。除此之外,三小姐有着各式各样的帽子,而黑色是她较为喜欢的颜色,比如黑色的鸭舌帽,黑色的贝雷帽等。她带着贝雷帽的样子,像个优雅的艺术家,又像一幅五月的风景画。
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她并不是我身边所认识的朋友,而是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让我比较诧异的一点是,三小姐看起来就是十八岁刚毕业的样子,可她那细腻的情感经验,足以令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感到惊讶。
在探寻的过程中,我发现三小姐同我一样,是一个喜欢旅游、喜欢民谣、喜欢写作的人。或许是大多写作者的通病,情感细腻,多愁善感的品质,在三小姐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精致。
她喜欢发布旅游时的感悟、与闺蜜朋友一起生活的日常、民谣里的歌长里短、文章里的爱恨情仇。我甚至还看到,在情到深处时,她为那些文人打抱不平。在一篇“纪录片《路遥》,看哭了”的文章里,她吼道:“日他妈的文学。”
这一吼,反而没有让她的形象破碎,而是让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因为作家路遥,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关于路遥,在当时整个社会环境和创作的艰苦里,他忍受着来自生活及四面八方的压力。
这并不简简单单的说,作为常人般的压力,而是作为文人骚客,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的压力。以至于就算佳作《人生》、《平凡的世界》获奖之际,都没能让他在苦难的日子里好起来。我们都在感叹,都在为路遥的经历所打抱不平。而三小姐却直接简单明了的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实则难得可贵。
随着记忆挖掘,三小姐的形象越发的清晰。也许曾在某一刻,我路过一个如三小姐般的风景,而我流连忘返的将她挂在心头,一直挥之不去。我很害怕失去,害怕有一天会忘记当时遇见她时的感觉。就像三小姐说的,为此我焦虑了很久。在与她交往过程中,我逐渐感觉,我们是两个不同世界却又交织在一起的人。虽然这有点主观性,但现实的某种差距,让我确实产生着某种距离感。
我很享受与她在一起的时刻,就算是简简单单的对话,聊天。甚至,只是看看她的过去,她的容颜。这一切,都会让我感觉到满足。可当,一旦想到失去她,或以后再也无法与她相见时,便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便会开始害怕失去她的感觉。但害怕失去她的同时,我又在害怕得到她。以目前的能力,若太早得到,我的能力绝不能将她很好的呵护,还会让她受苦、受累。我的心想到这里,便会开始有一阵阵的刺痛。
做为一个男人,怎么能够让一个喜欢的人,跟着自己受苦又受累。
回看三小姐在开始时提到的:“其实她只是一道风景,仅仅让你眼前一亮的风景。”我又开始遐想,她真的是这样吗?仅仅只是那一道转眼即逝的风景,是像我曾在大海面前留恋天明后,便离开时的场景吗?还是像在秋树下,等待叶子飘零的瞬间。
我们总要不断前行,但那些走过的时刻,我都记着,我都记着。我回头了,漂亮风景很多,很多。每一道风景,都令人着迷,每一个瞬间,都让人难以忘怀。可我的心,依稀还留恋在那一道令我感动不已的风景上,为此,我越往前,感觉到越迷失在人海里。
作为一个生活者,我与三小姐有着一样的感觉,“有些感情,不一定非得拥有,记在心上就已足够。”但作为一个写作者,那种留恋与铭怀的感觉,足以让我的情感与思绪开得满山遍野。
倘若有一道风景,令我们焦虑到丢失在人海。那就请在迷失前,好好享受当下处在风景时的感觉。或许,我们在经历一道风景的同时,我们也成为了别人经过时的一道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