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宣布投降开始,法国的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伊莎贝尔亲历大逃亡的苦难,眼睁睁看着无数生命的消逝而无能为力。九死一生来到自己童年生活过的乡园,投奔姐姐薇安。所以,对于德军在城市村镇驻扎军队,伊莎贝尔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薇安胆小怕事,生怕这个从小顽劣叛逆的妹妹惹来杀身之祸,并且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循规蹈矩、与世无争,就可以平安活下去,投降后她的丈夫也会平安归来。但是紧接而来的是全镇的宵禁、枪支和收音机.上交,德国军官入住薇安的家,学校同事因为是犹太人、共产党人等而被驱逐,邻居挚友蕾秋作为犹太人被带走,物资越来越匮乏....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具有反抗精神的伊莎贝尔一开始就加入了反德爱国组织,负责散发传单。到后来又以代号“夜莺”的身份救助美国飞行员,到了巴黎,与她的恋人贾约丹并肩作战,与一直是对立态度的父亲也成为了战友。在她的组织引导下,曾三十多次带领被德军击落的飞行员翻越高耸入云、白雪皑皑、气候恶劣的比利牛斯山脉,从法国边境偷渡到西班牙的驻美领事馆,竟然救下了一百二十七名飞行员的性命,真是无法想象。
薇安为了女儿苏菲,为了之后收留的蕾秋的儿子丹尼尔,与狼共舞,在盖世太保的身边忍辱偷生。是友情、正义、善良,唤醒了薇安。她遵循内心的呼唤,尽力帮助犹太人的孩子,并得到教堂修女的指点,成立救援会,通过各种方式,悄悄收留了十九个犹太人的孩子。要知道,一着不慎,薇安就死无葬身之地!薇安生活在恐惧之中,但是薇安义无反顾。真是一个柔软而又坚韧的女性啊!
伊莎贝尔救助一名飞行员时潜藏在她们居住的地窖里,以为万无一失。但是借住在薇安家的德国军官贝西上尉觉察到了这个地方,在地窖即将打开时,预先知道这件事的薇安抡起旁边的铁铲朝贝西头上猛击。与此同时,伊莎贝尔和贝西上尉的枪同时响了,贝西上尉死了。这个高大英俊的德国上尉并非良心泯灭,他也意识到这场战争带来的伤害。除了敌对立场,他对薇安,是同情、关照甚至是爱慕的,明里暗里也帮过薇安。薇安本能地选择保护妹妹,却也为贝西上尉的死而悲伤。人性就是这样复杂,试想如果不是战争,贝西上尉不也可以和爱他的妻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又怎会做一些违心的事情?他又怎么可能死在异国他乡?不过这些还有点人性的德国军官是极为少见的,后来入住薇安家的那个高傲、冷酷、残暴的德国军官,百般凌辱薇安,身心两方面摧残她,让她痛不欲生,也让她更加坚强。
如果能这样继续顺利地反抗到底该多好啊!可惜,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与死神相伴。纳粹因为美军飞行员频频被救,得知夜莺行动后,让人假装被救助的飞行员。这次翻越比利纽斯山脉的行动失败了,全部行动小组的人都被捕了。这些爱国者被残害、被流放,伊莎贝尔的父亲冒认自己是夜莺,被乱枪打死,伊莎贝尔遭受非人的酷刑后也被遣送到德国的集中营。这过程中,所有无法想象的人间惨剧都有发生,伊莎贝尔以强大的求生意志挺住每一次的倒地不起,甚至在身体剧痛频频咯血的情况下都顽强坚持。她在坚持什么呢?我想,难道死亡不是最好的解脱吗?只能说对于伊莎贝尔这样的把坚强和反抗精神刻入骨子里的人,不屈服是她的本能吧?!她就像是一只夜莺,永远追求自由的生活,渴望和平和幸福!活到底,斗争到底!令人肃然起敬!
终于熬到德国投降!已经心力衰竭的伊莎贝尔死在了恋人贾约丹的怀里,平静而幸福。却看哭了所有的读者。薇安生下了被纳粹分子强暴后怀上的孩子,并抚养长大。丈夫安托万作为战俘,一直被德国军关押,还被打折了一只胳膊,他凭着薇安寄过去的信、物支撑下来,找到一个机会逃回来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并没有消磨掉两个人的爱,适应彼此的改变后,他们的家依然是温暖有爱的家。
可怕的战争,毁掉了多少幸福的家庭!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屠杀和虐夺就从来没停止过!战争让人觉醒,投降只会招来更大的灾难!只有勇敢斗争,赶走侵略者,维护国家主权,才有尊严可言。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家!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永远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最后几个章节,我几乎是哭着看完的。很久没这么痛快的投入阅读一本书了。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悍然发动战争者,不管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遭人唾弃的。
祈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