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我和父母的冲突表现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自我母亲从老家来到我们这儿住下后,我们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
从饮食上看,他们的早餐永远是稀饭咸菜。我在生完孩子后的早饭一碗稀饭,上午永远不到十点就肚子空空;在儿子开始添加辅食后,早饭也是稀饭。我建议早上添加肉蛋奶等食物增加营养,我母亲开始拿出别人家谁谁的孙子早上也是吃的稀饭,不吃稀饭还能吃什么,每天早上起床准备早饭已经很辛苦了,你们要吃的我伺候不了。OK,我早上六点起床喂奶后要上班,所以还是闭嘴把。晚餐他们准备什么,我们吃什么,因为下班到家已经七八点了,那会儿觉得,有吃的就不错了。但是,在我出国两年回来后,已经不能接受每天一成不变的早餐,大人和孩子每天要保证肉蛋奶,要吃这些我可以自己来。但,家里的厨房经过他们的手后,调料手柄、碗、桌子、锅手柄上基本是覆盖着一层油,我要做菜前要把这些重新洗一遍,再开始做菜。
家里的卫生前几年找的家政公司来做,每两周派2-3个阿姨来打扫一次,卫生间和厨房是最脏的地方,不能说她们每个人打扫得都很尽力,但打扫完家里确实是焕然一新。可是,我母亲每次都在她们打扫的时候监工,挑出她们的毛病,然后一一告诉我,似乎在说,找这些人并不值得,她不止一次地跟我们建议,这些家务她一个人就可以干,而且比她们做的干净很多,实在是没必要找人来。在她的多次喋喋不休地劝说下,有一次正好家政公司的阿姨们跳槽,家里一时缺人来,就没有找家政,一段时间后,卫生间和厨房就变成不忍直视了。最后一次找了其他家政来打扫,干完活她们很奇怪:“你们家几年没打扫了吗?”在她们走后,母亲还是觉得家里本来就很干净,实在没必要找她们来,还费钱。她看不见自己常用的卫生间地上满是黑点,浴室玻璃和防水台上纵横的水垢,厨房橱柜上一层的油,还常常自诩自己曾在旅社里打扫过卫生,家里有她在是我们的幸运。
我还发现我父母永远对外面是有求必应,面子最大,对家里人是怎样都好。在结婚前,我们家的节假日常常是我一个人在家,我母亲的店除了正月初一关门,其他时候都是开张的,我父亲只有有人来喊他去打牌,他永远是抹不开脸说不去的,也许本来就非常想去。每年的除夕晚上或者是初一下午,父亲也不会找出陪家人的理由回绝这些邀请,他会兴冲冲地跑出去打一夜的牌,然后次日白天回来补觉:正月初一的下午,我母亲永远是在家边洗衣服边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正月初二,他们俩就都不在家了。所以,至今节假日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我的共情能力很差,喜欢宅在家里,朋友也很少。
同时,我又是很敏感的一个人,小时候我希望得到家里的帮助,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之后,我回家告诉他们,我父亲甩出来的一句话让我断绝了这种念头。他说,为什么那小孩不欺负别人,就只欺负你?我被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里知道,家里的帮助是指望不上了。上小学时,家里姑妈家的儿子成年了,但还没有结婚,经常喜欢到我家来,或者让我去他们家玩,我很怕单独跟他相处,他会把下身衣服脱了,让我摸,旁边放了一本生理卫生的书,告诉我这是我的结构。我看不明白,只是觉得很热。这样的场景重复了很多次,有时候他跑到我家来,父母亲在屋外干活,他在屋里手不干不净,我不敢告诉家里。虽然这么说,但有一次睡觉前还是忍不住要告诉他们。我父亲的第一反应是我在瞎说,母亲听了也是不可置否,让我以后不要乱说。从此,我再也没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