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陪我立黄昏”。人到老年,失去老伴,独自生活的孤单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每个人都不该生活在角落里,被世界遗忘,老人的晚年更需要用呵护和温暖来促进生命的流动。
晚年两个人的陪伴胜过一个人的孤单,只要能彼此温暖,有个说话聊天的人,对老年人而言就够了。
62岁女人哭诉:
我是个农村女人,没啥文化,长得也不好看,这些年攒下的钱都花在儿女身上了。
老伴的突然去世让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整天对着几亩薄田自言自语,只希望挣点钱给自己留条后路。
一次天气突然转阴,眼看要下雨,担心院子里的粮食被雨淋坏,连忙从地里跑回家,因为跑得太急,摔倒在地,把腿摔伤了,伤得不轻。
那次之后,亲朋好友劝我一个人别那么拼命了,趁年龄不大,再找个老伴,过几天舒服日子。
恰巧,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7岁男人,男人家在郊区,每月有几千块的退休金,儿女们都已经成了家,问我愿不愿意。
说实话,当时我是拒绝的,没有找后老伴的打算,但经历了这件事,我感觉自己真的老了,种地也种不了几年了,万一再有了什么闪失,还的给儿女们添负担,不如找一个老伴,相互照顾,有个病啊什么的,身边也有人搭把手,于是,同意见面。
他这个人看起来还不错,老实可靠,初次见面,我就把话说清楚了,特别是我没有存款的事。
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不嫌弃我没有存款,那我就同意和他搭伙,给他洗衣做饭,伺候他,照顾他,这个年纪又不需要穿得多好,我不要他钱,给我口吃的就行,只希望到老时能相互搀扶着,说说话,有个伴在身边。
他同意了和我搭伙,为表诚意还给我买了一个金戒指。
说心里话,我一辈子没带过戒指,看到他给我买的戒指,我感动得掉了眼泪,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对他好。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搭伙生活。
第一天,我做了满桌的菜招待他的儿女们,希望给他们一个好印象。
谁知,孩子们并不买账,在饭桌上指桑骂槐地说现在的女人找老伴都是骗钱之类的话,我实在听不下去,委屈地躲进屋里悄悄抹眼泪。
老伴为了维护我,第一天,就和他们吵了起来,说他们眼里只有钱,没有人情味,那天的饭,吃得不欢而散。
从那以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疙瘩,于是想尽办法让他的儿女们接纳我。
也是从那天起,他的儿女们每天都会来在这吃喝玩乐,我为他们做饭洗碗,端茶倒水,扫地带孩子,不仅没得到一丁点尊重,还说能受的了就呆着,受不了就走人的话。
老伴实在看不下去,索性把他们赶走了,让他们以后不要天天过来,我连忙拦着老伴,让他不要说过份的话,谁知,他们居然认为是我在老伴跟前演苦情戏,对我更是一点好感没有。
被老伴赶走之后,他们不愿过来了,只是老伴的电话每天都会有人打来,要么是他的兄弟姐妹,悄悄地说要老伴防着我,要么就是他的儿女们打电话来要钱,老伴不给,他们就说钱一定在我这了,是我挑拨不给的,任凭我如何解释,都没有人相信。
自从和老伴搭伙后,没有一天是安宁的,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我累了,就问老伴当初我们决定一起搭伙时,有没有争得孩子们的同意,如果是同意的,便不至于对我如此。
老伴说他和儿女们的矛盾很多年了,不是因为我的介入才存在的。
那时候的他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一切都是老婆管着的,他老婆是这片有名的“护犊子”,不管儿女们做得对与错,在她看来都是别人家孩子的错,也因此和这片老邻居的关系处的都不好,儿女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变得嚣张跋扈,蛮不讲理。
而他每次从外地回来,老婆只关心挣了多少钱,争得少了就骂没用没出息,争得多点就说谁谁谁家的男人有出息,他挣的这点也只是人家的皮毛而已。
长时间下来,儿女们对他的态度也是鄙视和冷淡的,压根没有把他当一个父亲对待。
前几年,他老婆走了,房子和退休金都在他这里,儿女们经常过来甜言蜜语,软硬兼施的,希望他把房和卡都分出去,还说要轮流养他老。
老伴不相信儿女,就一直没给他们,而我的存在让他的儿女们感到危机,生怕我把他的东西都骗走了,所以才对我冷眼相对。
就是因为我知道老伴一辈子也不容易,所以,想让他的晚年过得舒适一些,即便遭到孩子们的谩骂,依然坚持了下来。
可我慢慢发现,自己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没办法,或许分手才是上策吧。
最后,我们还是分手了,分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
老人找老伴,双方儿女是否支持直接影响老人再婚的生活质量。得不到双方儿女支持的搭伴生活,是没有温度和幸福度的。
如果父亲或母亲在晚年有再找老伴共度余生的想法,儿女们应当支持和参与老人找老伴,以防老人上当受骗。
为人子女,如果真的爱父母,敬父母,请不要只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让自己的父母晚年老无所依,过得孤苦伶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