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问号的标题,让人产生了好奇,有读下去的欲望,同时又想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呢?
首先作者就文章中的主人公背景、做过的事情以及整个职业过程有一个大致的梳理。与此同时,在每个时间段做出的成绩及产生的强大的效果,更是让我越来越好奇了,他是有什么秘诀或是有什么可以操作的技巧呢?怎么可以每一次都成功,每一次都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力呢?
同时,也看到了主人公背后付出的辛苦与努力,一篇稿子一个晚上改12个版本,而且是发给编辑后再改,发了以后又想到还有可以改的,继续改……光是心态,就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了,试问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本质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写作的本质是把人类的网状思维,用树状的结构梳理,最后用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简单说,写作也是一个成功的工具,如何把这个工具运用的炉火纯青,就要看个人修练了。个人如何修练?
文章告诉我们,传统媒体时期,新手有3--5年的学徒期,每年都要练习写作,老编辑们会分享各个技法,严格要求。咪蒙、王左中等都是进行了多年这样的训练才成功的,而他们的成功,我们都知道,他们写出来的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我们也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要求,怎么练出来的。怎么练,怎么写?
优秀的写作能力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一语中的,一个是一语入心。写作的本源就是前人总结过的技法,表达人心。如何表达人心?
文章告诉我们两个技法。
技法一是将数字转化为感受,将数字用对标法转化成大众可以感知的事情,使数据具象化。比如人们喝掉了7亿罐碳酸饮料;平均体重增加了15%;我们养育了一瓶好酒。
技法二是比例法,将数字用比例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理解成本。2米03的人,很多人羡慕但是也很麻烦,全中国93%的门会磕破他的头等等。
比喻也是写作经常用的技巧,但是平常用的眼睛像月亮居然被作者认为是浅显的相似性比喻,读者不用跳就能够着,而我们要学习的是让读者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比喻,是从本体和喻体上面找本质上抽象的共同特征。比如《围城》里: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又比如:人生就是踢足球,一大帮人跑来跑去,可能整场都踢不进去一个球,但还得玩命踢。
文中抛出的几个方法和比喻,让人很是折服,看起来很简单啊,我怎么就想不到呢?那么我要怎么样做才能达到这样子的程度呢?
看看作者的写作课啊,课程里讲的干货全是这些让人感觉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方法,如果想要全面掌握和学习作者的方法,就加入课程一起学习吧。
好吧,好好奇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些什么简单的方法,而且每种方法都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学会。对比一下,和其它写作课或是知识星球的价格,这个简直不要太便宜了,还有限时的优惠价。
优惠的价格,课后的辅导与实践,感觉那么简单易学的方法,好多人特别是那种感觉自己写作找不到方式方法的人都会加入进来吧。
好吧,我就是被自己这么一系列的心理好奇心给推动着参与进来的。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5D4rbkGaRQLcoXX36Iwvw
文章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辛苦Frank老师和助教们了,以下是我的第二次作业,谢谢 一. 微光隐隐 《当我27岁,我在想什么?》 开篇先阐述...
- 【三个金句】 1、请不要见笑,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今年24岁。 2、我当时心里很难过,中国这么大,为孩子们...
- 或许是下雨的缘故,慵懒的我滋生了放弃写分享的念头。 今天再一次领教了情绪的力量,你能看懂情绪给你送信吗?今天,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