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孩子真的会疼!

如果你问我平时会不会吼孩子,我会大方承认:会的,尽管频次很低。

虽然“吼孩子”这种行为会被视为老母亲情商低(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内心虚弱、管娃水平低下... 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吼”就是一种内心释放。

眼看着时间都来不及了,娃还在那磨磨蹭蹭的,不肯出门;

看书做事就像个样,可娃偏不,这里靠靠、那里摸摸;

都快十一点了还不肯入睡,躺着一会上厕所、一会要水喝...;

但凡总总,因为内心无法消化的焦虑、烦躁,吼两嗓会暂时让情绪有个出处。

但是释放归释放,谈不上可耻,但确实不可取。

做不到完全不吼,但是至少脑袋里有这么一根弦,吼孩子的确会给娃带来“大脑和精神”上的伤害。那么即便我们有时候对自己不可控,但这根弦多少会提醒我们要克制,或者爆发前走开!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父母吼孩子、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过早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等等,而且,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正如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你随意的几句话,却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评价,孩子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