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今日头条上刷到一条短视频,属于育儿类的,儿子问妈妈为什么要读书?妈妈没有直截了当地说自己的看法,而是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阐述读书的重要性。下面是母子之间的对话:
儿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妈妈不紧不慢,笑着对儿子说:一个空瓶---值一毛钱,装上水---值1块钱,装上饮料----值3元钱,装上牛奶--值10元钱,装上酒水----之100元钱,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有用的书读多了,就价值连城。如果每天都是玩游戏,看没用的内容,它就一文不值。
最近在重温《穷爸爸与富爸爸》这本书,书中的观点----富人让钱为他工作,穷人为钱而工作,这深深地影响了我。近来,在网络上爆火的一个词:躺平,折射出了不少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年轻人之所以选择“躺平”,除了社会压力大外,还跟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就拿理财来说,在我们的固有教育观念里就是上大学找工作挣足够多的钱,然而我们发现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虽然拿着高薪却依然很贫穷,他们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他们崇尚的生活是精致,所以就衍生出一个词儿叫精致穷。但是他们的“精致”有很多都是在透支未来,为了一款新潮的包、一辆拉风的车可以去借支信用卡,看着层层累加的账单他们崩溃了,然后开始抱怨压力大,想要去躺平。我想,如果他们的思想不转变,即使给予他们再多的现金,他们也会花光,甚至最后还欠账。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似有所悟。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缺的不是智商教育,而是财商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外表光鲜亮丽看似很成功但自始至终他们都在为了钱苦苦挣扎。他们可能已经学会了如何挣钱,但却不知道怎么去管理钱。一个聪明的人,也可能是财务上的文盲。他们知道如何努力工作挣钱,却不知道如何让钱为他们工作。
在《穷爸爸与富爸爸》一书中,提到了一个理论:老鼠赛跑。我们中的许多人每天上班,拼命挣钱,到却发现永远都还不清债务,每天醒来都要面临房贷、车贷、信用卡等各种贷款。就像笼子里面的老鼠,不停的在原地转圈,直到累死。我们陷入了恐惧和贪婪的死循环,因为没有钱而恐惧,然后为了钱去工作,得到收入以后又贪婪想的用消费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去抵消没有钱的恐惧,所以才会挣得越多,花的越多,最后发现自己债务还是没有有效减少。其实要想跳出陷阱,和钱有关又和钱无关,我们要学着掌控情绪和自己的大脑,也就是强化自己的理性思维的这一面,不要被恐惧和钱所支配,要让钱为我们工作,真正的去思考怎么让钱为我打工。而不是因为恐惧的催化,被情绪掌控,然后拼命的去工作,牵连我们的思维能力被困在工作当中,只能看到工作中的事情。只有当我们的思维跳脱出工作,你在能有更多关于“钱”的思考。
你智商高,证明你有打江山的能力!
你财商高,证明你有守江山的能力!
在致富这条道路上,思想的阻力是最大的阻力,观念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